時隔逾30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終於要重返金星;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2日宣布兩項最新的機器人行星任務,準備在2028至2030年之間前往金星,這兩項任務名稱分別是「達文西+」(DAVINCI+)和「維理塔斯」(VERITAS)。
尼爾森在「NASA咨文」(State of NASA)電視節目中表示,「這兩項姊妹計畫旨在了解金星如何成為煉獄般的世界,其表面高溫足以融化鉛塊。」
金星在許多方面被視作地球的「邪惡雙胞胎」(Evil Twin),兩者在體積大小、質量和化學組成等方面相近,且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地球;然而,在行星演化史中,地球溫度適中且多由水覆蓋,金星卻籠罩著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表面溫度高達華氏900度。
美國與蘇聯於1970年代至1990年代多次探索金星後,將任務焦點轉向其他星球。
過去一年來,長期遭漠視的金星重回科學家關注光譜,一群科學家利用以地球為基礎的望遠鏡,宣稱觀察到微生物住在金星塵埃中、令人信服的多項證據,且金星的溫度目前相對暖活而非灼熱。
科學家表示,他們偵測到分子和磷化氫(phosphine),這可能是金星上有機物的排泄物。

達文西+將分析大氣 維理塔斯將繪製地圖
但其他科學家分析相同的數據表示,不認為這是可信的訊號;儘管如此,這些發現讓NASA前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於去年9月宣告:「是時候將金星視為要務了。」
NASA去年的大型「探索計畫」(Discovery)提案被駁回,科學家此次改變策略,提出四個小型的行星計畫,經費就不會過於龐大,其中兩項任務「達文西+」和「維理塔斯」與金星有關。
「達文西+」任務將分析金星大氣,了解其演化過程,並藉此確認金星是否曾有海洋形成的條件;「維理塔斯」任務則將繪製金星的表面地圖,盼探究金星的地質歷史並釐清為何金星與地球如此不同。
另兩項任務則是「埃歐火山觀測衛星」(Io Volcano Observer,簡稱IVO)以及「三叉戟」(Trident),前者探索木星的衛星「埃歐」(Io),後者飛掠海王星(Neptune)的衛星崔頓(Tri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