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称,根据遥测数据判断,北京时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微信公众号“中国的航天”5月22日称,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当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踏上火星表面,开启巡视探测之旅。火星车携带的前避障相机、后避障相机,拍摄了驶离着陆平台过程影像。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其公众号“中国的航天”上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前避障相机和后避障相机拍摄的驶离过程影像。图为“祝融号”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拍摄影像。(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微信公众号“中国的航天”)
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据悉,此次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火面工作期间,“祝融号”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中新社报道,“祝融”号火星车由结构与机构、移动、天线、热控、供配电等10个分系统组成,具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能够承受整个任务过程中的力学、热、辐射等空间环境;二是落火后火星车与进入舱配合完成释放、分离任务;三是在火昼时完成火面感知、探测、移动等工作,在火夜时进入待机状态,也就是“一夜好梦”;四是能够适应火面环境,具有自主休眠唤醒能力。火星车还配置了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等6种科学载荷,可以进行科学探测;按任务要求,拥有90个火星日的设计寿命。
“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表面动画演示图。(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副总师贾阳介绍,“为了确保火星探测一次任务完成环绕、着陆和巡视的工程目标,研制团队针对火星独有的光照、沙尘、大气、温度、土壤等特点,量身打造了‘祝融’号火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