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來中心(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近日發布報告稱,紐約市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口的增加將成為創造更具包容性的紐約經濟的關鍵,而該報告發現,目前紐約市獲得大學文憑的人群中存在巨大的種族差距,需要紐約市決策者通過加大相關項目的投資縮小這一差距,幫助更多人獲得大學教育。
報告指出,紐約市雖然集中了大量接收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但是這些人才在族裔和人口結構上存在長久且明顯的差異。與64%的白人持有本科學位相比,西裔中該比例為20%,非裔為27%,亞裔為45%。在紐約市55個由人口普查數據定義的社區中,39個社區裡不到25%的達到工作年齡的西裔居民持有本科學位,14個社區裡這一比例甚至低於15%。在29個社區裡,不到30%的非裔居民持有本科學位。
紐約市284萬沒大學文憑
而該報告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對紐約市五大區的本科文憑持有者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社區的持有本科文憑的人數也差別迥異。比如曼哈頓格林威治村有87%的達到工作年齡的居民至少持有本科文憑,上東區則為86%,東紐約這一比例僅為15%,布朗士的Mount Hope和Hunts Point分別為13%和12%。
總體而言,紐約市共有284萬名達到工作年齡的人沒有4年制大學文憑或更高學位,其中約有100萬人在布碌崙(86萬7129人),86萬2209人在皇后區,59萬6462人在布朗士。除了曼哈頓以外的每個行政區,持有高中文憑或以下的達到工作年齡的人口數量超過了持有本科學位的人的人數。報告指出,為了使紐約成功重建更加公平的經濟,紐約市和州決策者(與僱主和慈善機構合作)將需要優先考慮縮小大學成就方面的差距,並幫助更多的紐約人獲得大學文憑。在過去的十年中,紐約市經濟產生了許多低薪工作,主要由沒有高學歷的人從事,而較少的高薪工作主要流向了那些至少有大學學歷的人。
上述趨勢在由新冠疫情引起的經濟危機期間進一步惡化,對沒有大學文憑的工人和擁有大量低門檻行業的影響尤其嚴重。紐約旅遊業經濟復甦緩慢的可能性使挑戰更加複雜化,紐約旅遊經濟比其他任何行業提供給沒有大學學歷的工人的機會都多,其他包括食品、物流行業的自動化過程也可能進一步加劇這一挑戰。
報告指出,雖然大學學歷並不是獲得好工作的唯一途徑,但下一任市長應當優先考慮就業方面的政策,通過擴展學徒制、增加有效的技術培訓項目、支持低收入創業者、擴大市立大學系統理工科畢業生的數量、增加對少數族裔的支持等方式縮小各族群間的差距。報告還呼籲市長候選人應當設立10年的目標,將非裔、拉丁裔和亞裔的本科學位持有率提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