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中国夏粮丰收:黑豫鲁省“北粮南运”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20-08-17 07:38:52 ]

近日,中国官方发布的夏粮收购减产消息引发舆论关注,甚至有传言称粮食危机要来。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那么中国各地的粮食生产情况如何?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的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

分地区看,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前十的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河北、江苏、内蒙古、四川和湖南,北方地区占据较大优势。另外,近十年来,包括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几个东部发达省份的粮食产量明显减少。

6月2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工作人员驾驶农机在田间收割小麦。(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黑龙江、河南、山东位居前三

上海第一财经报道,黑龙江、河南和山东三省,是中国最大的三个产粮大省。

榜首的黑龙江去年粮食产量达到了7503万吨,是去年唯一一个粮食生产超过7000万吨的省份。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中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中国的十分之一以上,省内平原主要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它们是中国东北大平原的组成部分。

黑龙江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中国的1/9、1/8和1/3,中国人每9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其中,著名的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主要涵盖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经过上世纪50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

不仅如此,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也吸引了不少大型企业进入。2014年房地产龙头企业恒大开始在大兴安岭生态圈布局粮油生产基地。这个生态圈就包括了黑龙江大兴安岭“岭东”——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河、绥化、双鸭山国家大粮仓。

除东北外,中原地区的河南以5946.6万吨位居第二。作为一个户籍人口上亿的大省,河南同时也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从2000年起河南粮食总产量曾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第一,到2011年才被黑龙江超过。

当前,河南是中国夏粮第一大省。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位负责人称,虽然今年的夏粮种植受到疫情和天气双重影响,但河南省的夏粮仍然再获丰收,全省夏粮总产量达750.75亿斤,比去年多出了1.67亿斤,再创夏粮产量历史新高。

第三经济大省山东也是中国的第三产粮大省,1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有关情况。其中,从2014年开始,山东粮食总产量已连续6年保持在1000亿斤以上。

山东之后,中部农业大省安徽位列第四,东北另一大省吉林位列第五。湖北和江苏都在3700多万吨,位居六、七位。内蒙古、四川和湖南分列八到十位。总体上,北方地区占据较大的优势。

与此同时,共有9个省份低于1000万吨。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这三大直辖市,以城市经济体为主,耕地和农业占比已经非常小。西藏、青海、宁夏这几个边远省份的人口总量都不大,以畜牧业为主,海南以特色农业为主。浙江和福建这两个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虽然人口不少,但是由于这两省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所以粮食产量也比较小。

近十年来各省份粮食生产变化。(图片来源:上海第一财经 )

近十年变化:北方四省贡献大

从2010年至2019年的变化来看,有4个省份的粮食增产超过了1000万吨,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和吉林,加上第五名的山东,全部都在北方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就占了两个。

其中,2019年黑龙江粮食产量比2010年增加了1870万吨,相当于广东和浙江2019年粮食产量之和。同期,内蒙古增加了1308万吨,增幅高达55.8%,位居中国第一。此外,吉林的增幅达到了39%,辽宁增幅为34.7%。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称,东北粮食生产主要靠机械化,因此虽然近些年东北不少青壮年人口外流,但对农业影响不大。另外,这十几年东北风调雨顺,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连年递增,为粮食稳定提供了基础。

相比之下,有9个省份的粮食产量出现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四个省份是北京、上海、浙江和福建。

另外,粮食总产量与常住人口的比较来看,年人均值最高的是黑龙江,达到了2000千克,此外吉林和内蒙古也都超过了1400千克。其他省份这一数值均低于1000千克。此外,共有10个省份高于474千克的全国平均水平。在榜尾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位居后五位,这些省份的粮食自给率较低,比如广东、浙江、福建这三省近年来的粮食自给率都不足四成。

各省份2019年粮食生产人均数值。(图片来源:上海第一财经 )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分析称,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本身的耕地面积很大,黑土地大量开发,本省的消耗量不大,因此成为商品粮输出最大的地区。

内蒙古的粮食输出量也很大。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1250万吨粮食的能力。

总体上,历史上曾经的“南粮北运”,如今已经变成了“北粮南运”,长三角、珠三角这些高度城镇化、工业化、人口大量涌入的地方,需要大量调入来自东北等地的粮食。

不过,当前农业的整体比较效益仍然不高,因此,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增加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提高种粮户的积极性十分重要。

衣保中认为,农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当前粮食的收储制度还有待完善,要保证东北生产出来的粮食,应收尽收,不要出现粮食丰收了,卖粮难,这样会影响积极性。另外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也需要加强和完善,既要让粮食价格保持稳定,也要让农民收入有保障,这样才有可持续性。

相比之下,广东、浙江和福建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山地丘陵多,平原少,粮食总产量也比较低。例如,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田”之说,浙江也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山地和丘陵面积也占到七成左右,辖内最大的平原,珠三角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和连绵的城镇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称,近十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的粮食生产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种植附加值更高的蔬菜花果以及一些经济作物,比如福建安溪就有很多人种植茶叶。另外包括福建、浙江这些地方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村很多地方平均一户不到一亩耕地,这些地方粮食生产没有规模效应。

在衣保中看来,这些年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化非常快,从城市化分工的角度,需要大量的鲜果,比如蔬菜等。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蔬菜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农民就种菜,供应城市菜篮子,种粮食就减少了,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合理调整,把有限的土地用在生产蔬菜上。

邹进泰认为,在口粮有保障的情况下,各地可以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生产。另一方面,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即使这些地区的比较优势再好,种其他非粮作物的话,也不能破坏粮食的生产能力,当前中国对18亿亩红线、对土地硬化的控制是很严格的。

上一篇:中国公开新型武器 可同时摧毁多个机场
下一篇:华人回国后发现中美防疫措施天差地别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