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新冠病毒逐渐露出真面目 全球即将复工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20-05-30 01:09:17 ]


前言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对病毒的认知不断加深。本文解读三个问题:

  1、意大利为何比德国严重那么多?

  2、不可思议的印度贫民窟数据

  3、看不懂的纽约州抗体检测结果

~1~

意大利为何严重?

  大家知道,意大利在欧洲率先封国封城。

  3月21日意大利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6557例,新增死亡病例793例。累计确诊病例已增至53578例,死亡人数高达4825人。当时的意大利成为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意大利3月的死亡率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49.4%,之前发达国家不太相信远东的数据,但是意大利的数据把全世界吓坏了。包括德国在内,政客们纷纷向恐慌妥协,欧洲的各种停工令禁足令纷纷出台。

  二个月过去了,我们来看一下意大利和德国的数据



  我们发现二个奇异之处:

  1、德意二国的死亡比例有明显差异。

  意大利的万人死亡数竟然是德国的五倍多,但意大利的封闭比德国更早更严。如何解释?

  难道是意大利的老龄化更严重?作为欧洲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老龄化率23%(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世界排名第二。但德国情况不分伯仲,达到了21%。

  而且,老龄化并非疫情恶化的必然因素。比如老龄化世界第一的日本,老龄化率达到了惊人的28.4%,却是防疫的优等生。有专家认为这和日本人超强的社交距离感有关,基本没有三代同堂共处的情况。即使在小家庭内部,也有这样的说法:日本夫妻不做爱、不亲吻、不一起睡、孩子他爸内裤也不一起洗,家庭内防疫措施平时就很到位,疫情期更加强大。



  看来,问题不在老龄化,那么问题出来哪里呢?传染病专家观察到了二国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意大利,40%的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同居,有20%的家庭三代同堂。而且,意大利的大多数老年人都会照顾孙辈。而在德国,本身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独居,很少有德国老年人愿意照顾孙辈,只有8%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同居。许多德国老年人即使和成年子女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很少来往。

  在疫情中,意大利老人就明确说宁死不分离,让他们跟儿孙隔离,一家人分开住,不同桌吃饭,对他们来说生不如死。对于德国老人来说,不让他们出门旅游,闷在家里带孙子,那还不如死了算。

  相比意大利严格的封闭居家令,德国的居家令比较松,开始既不停工也不停产,后来慢慢严格起来,依然遭到了民众的抗议。相比意大利的规定,德国有一个项要求和英国一样:老年人不要带孙辈。

  在意大利,当病毒感染后无症状、轻症状的儿童与青年回家,就把病毒传给老年人。本身病弱的老年人一旦染病,很容易变成重症,疫情迅速爆发,医疗资源被挤兑,死亡率一路飙升。

  德国老年人跟年轻人分离程度极高,年轻感染者并未把病毒带给家里的老年人,所以德国新冠患者住院率特别低,发展到重症肺炎的更少,只有2%,且绝大多数超过70岁。

  德国死亡率之所以低,既不是抗疫措施特别严,也不是医疗技术特别好。主要是年轻人和老年人隔离得好,所以德国的死人更少。ICU并没有起什么决定性作用,因为德国感染者群体使用ICU的才6%。当进了ICU,死亡率全世界差不多都是30-50%。所以德国人有个说法,是意大利人的孙子杀死了祖父母。

  目前德国医院医疗资源极大丰富,急诊都比往年同时期降低了20%。在意大利医院人仰马翻的时候,德国医生却因为病人太少而开始度假。以至于德国卫生部长呼吁大家像往常一样去医院看病,不要有任何顾虑。德国医院还向意大利和法国提供援助,免费救助重症病人。  

  这就解释了,意大利从欧洲第一个封城到封国,看似轰轰烈烈的动作,却始终没有找到防疫的关键--对高危群体的有效隔离,实际效果是南辕北辙。

  2、病毒感染者去逝年龄与人均预期寿命接近。

  WHO的人均寿命数据主要依赖各国上报,所以取CIA的数据。意大利感染去世的中位数年龄达到了83,而人均预期寿命只有82.3。德国感染去世平均年龄为81,与人均寿命基本持平。这么严重的疫情,结果出人意料。这就是说,新冠病毒危害的,主要是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老年人。

  下图是来自于德国疾控机构RKI的去世者年龄数据



  图中显示,德国感染去世者年龄分布在80-89年龄段(45.4%),其次是90-99年龄段(17.6%),后面是75-79年龄段(15.5%),35岁以下已经是个位数。

  在德国,感染者以年轻人为主,70岁以上的感染者只占感染总数的19%,年龄中位数是49岁。而意大利,患者年龄中位数达到了62岁。意大利老年人的感染率是德国的4倍多,这正好与意大利的死亡人数成正比。

  上图中70岁以上的感染死者占到了死亡总数的86.6%。也就是说,70岁以下群体的感染死亡概率只有70岁以上群体的(13.3%÷81%)/(86.6%÷19%)=3.7%。有媒体说,斯坦福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对疫情的数据分析后认为,德国年龄小于65岁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等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2018年德国车祸死亡率是6.8人/10万人。  

  那么,除了体弱的老年人,那么还有少数其它年龄段的逝者。他们为什么会被病毒击倒?德国病理学家这次表现得极为敬业,通过对近百位病毒感染去世者的解剖,发现他们全部有1-3个基础病症。非尸检的全球病历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纽约市所有年龄段的死亡人数中99%有基础病症,意大利的比例是98%,英国是95%。所以,新冠病毒攻击的不止肺部,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那些有基础病症人员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新冠病毒主要危害那些有基础病症的高龄老年人的健康,对年轻人和儿童的生命威胁是小概率事件。

  真的是这样?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印度孟买塔维贫民窟

  印度孟买塔拉维贫民窟提供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

  塔拉维贫民窟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人口密度高达28万/km²,约为纽约城区的30倍,保持社交距离就是天方夜谭。在塔拉维,街头巷尾垃圾随处可见,基本是上百人共用一个厕所,大部分屋子都没有自来水,十户家庭共用一个水龙头,且每天仅供应3小时。

  塔拉维具备了疫情爆发的所有条件,防疫专家们担心这里成为人间地狱。受客观条件所限,印度卫生部门装模作样的进行了定期消毒,警方还派了些人,打一些违禁出行年轻人的屁股。

  在专家担心二个月后,截止5月23日,塔拉维确诊感染者1514例,累计死亡58例。这样的数字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还不如日常意外的死亡数字,疫情似乎没有按照专家规划的剧本走。

  我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检索印度的人均寿命,终于明白了里面的原委。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是68岁,贫民窟肯定要低于这个数字。德国意大利的感染者平均死亡年龄都在80以上,远远超过了印度人的人均寿命,在塔拉维贫民窟,新冠病毒根本就找不到主攻群体,因为人们很难活到那个年龄。

  为了印证这个观点,特意去查了一下非洲的案例。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达到了2亿,人均预期寿命55岁,至今疫情死亡人数是249人。埃及人口1亿,人均预期寿命71岁,死亡797人。

  确实,新冠病毒重点攻击那些带病症的高龄老年人,在那些人均寿命较低的区域,并不能造成大的危害。

  为了这么一个病毒,却搞得所有地球人都吃药。

~3~

纽约州抗体检测结果

  纽约州近期进行了病毒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4月20日展开的抽样,样本规模15000人,纽约州长宣布纽约市民的感染率是19.9%。随后对城市基础工作者同样进行测试,那些不禁足提供社会基本保障的“EssentialWorker”,包括公交员工、医务人员、警察、消防队员(含急救人员),他们的感染率数据分别是14.2%、12.2%、10.5%、17%。

  这个数据又让人看不懂了。在大家想象中,病毒如此肆虐,这些为了维持社会运转而必须上班的人,即使配上了口罩等防护装备,他们接触病毒后产生抗体的概率应该大大高于在家里蹲的普通市民。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

  这说明了什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免疫力差异。那些必须正常上班的人,工作与服务带给人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外行动也是一种锻炼。无论心情还是活动,他们的免疫力,都比“宅”家的人要好。

  住院数据给了佐证,那个整天吹牛甩锅的库莫州长震惊地说:“纽约州与冠状病毒相关的新增住院病例的66%是禁足在家的人,还有18%是来自养老院。接近84%的住院病例是在家中且不经常乘车的人,这些人本来就不工作,也不是必不可少的雇员。”

  看来,社会封锁政策只能让经济停滞,“宅”群体免疫力下降,却未必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而且,次生灾害已经涌现。

  据WHO信息,由于全球普遍的隔离措施,有六十多个国家八千万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受到影响,这将导致他们有患白喉、麻疹和小儿麻痹症等疾病的风险。这些本可避免的儿童死亡,将大大超过新冠病毒的死亡数字,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也功亏一篑。

  更多的次生灾害,比如医疗服务的次生灾害、失业数据、治安恶化、通货膨胀,将会在后面更多的社会调查报告中显现。

后记

  当疫情袭来,要认真权衡传染病本身的危险和抗疫措施造成的次生危害。不同年龄段的状态不同,次生危害的程度也不同。目前可以判断,新冠病毒主要对那些患有基础病症的高龄老年人造成伤害,对年轻人的影响不大。

  所以,疫情到了现在,下面的防疫措施基本无效:大规模的居家隔离和停工停产,泛滥的体温检测,普遍的感染检测。而下面的措施是合理的:年轻人正常上班,儿童正常上课。高危群体注意防护,特别是有基础病症的老年人。所有人保持良好的社交距离和卫生习惯。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开展传染病学调查。

  目前一刀切的抗疫措施,在保护老年人的同时伤害了年轻人和儿童的利益,最终将违背公共卫生的主要原则——社会责任。德国有政治家指出,停工对老人和公职人员的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收入不受影响,但对年轻人和儿童的影响就很大。较长时间的停工,让年轻人失业没有收入,全社会心理问题频发,儿童面临家暴等危险剧增。

  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一个向前看的民族比一个向后看的民族有希望。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年轻人是未来的栋梁,现在保护好儿童和年轻人,而不是损害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所有人的利益。

  很明显,人类在慌乱中作出了反应过度的决策,目前的全球防疫隔离措施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远远超过了疫情本身。

  慌乱决策的源头,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这次疫情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或者说理清了很多观念。比如说:人命关天、以人为本,这些说法本质都是一种观念的僭越。大自然有其规律,那是造物主的规则,叫作天道。

  病毒传播的特点是:传染性高,毒性必然低;毒性高,传染性必然低。理论上不可能出现毒性又大传染性又高的病毒。如果哪天真的出现这样的逆天病毒,说明老天爷执意要毁灭人类了,那就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吧。

  人的想法,怎么能和天道相提并论呢?天灾,真的没什么可怕。当人类膨胀,妄图超越天道、人定胜天,这才是真正的灾祸。

上一篇:美国SpaceX飞船载人首飞成功入轨(视频)
下一篇:天气恶劣 SpaceX历史性载人飞船发射改期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