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思豪在3日的疫情通報會上表示,紐約本地已經可以開始自行生產新冠病毒化驗包,本周3萬個本地產化驗包將投入使用。白思豪也表示,根據日本、香港等地的經驗,紐約不能過早解封,否則疫情可能反撲。
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紐約市新增新冠住院人數為113人,比前一天增加21人,接受化驗者中確診比例為20%,比前一天下降了1個百分點。住進重症監護病房的人達到645人,比前一天減少了32人。
白思豪說,紐約目前已經有能在本地生產化驗包,本周內可以生產出3萬個,之後每周產量可達5萬個,這樣本地化驗能力將大大提高。白思豪說每個化驗包內包括採集樣本用的鼻腔擦拭棒、樣本運輸媒介以及樣本試管三個部件。市府與本地的3D打印商Print Parts合作,用3D打印生產擦拭棒,並與布朗士的愛因斯坦醫醫學院合作,生產樣本運輸媒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滿足化驗點的需求,大大增加本地化驗容量。
但白思豪也說,雖然疫情各項指標有減緩趨勢,但市府不會過早解除居家令,因為根據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的情況,過早解封可能會使疫情再度反撲。
三地也有疫情反撲
白思豪表示,在日本北海道地區2月下旬出現70單病例時就推出三周的居家避疫令,之後疫情得到控制,3月29日北海道解禁,學校和公共聚會重新開放,結果疫情反撲,導致4月下旬又再次進入緊急狀態。
而香港在3月中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之後卻又反彈。最初抗議成效顯著的新加坡在3月下旬確診人數激增,這些都是紐約需要引以為戒的。
白思豪也說市府正在計劃與社區組織合作,擴展送飯到府服務,並增加免費食物發放點的人力,包括法拉盛、日落公園在內的一些低收入地區是這次食品發放擴展項目著眼的重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