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T主席穆格魯(Michae Mulgrew)說,對小班制的要求一直是紐約家長的願望,去年的疫情讓這種願望更加迫切。
「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市的孩子和紐約州其它地方的孩子一樣享受小班級了,我們要確保在疫情中孩子是安全的。」他說,「小班制能讓孩子更安全,而且讓老師在每個孩子身上花費更多的時間,現在仍然有疫情,所以現在是最有必要實現小班制的時候。」
「提倡小班制」主席海姆森(Leonie Haimson)在集會上表示,紐約市的班級人數平均比州其它地方多出15%到30%,而且這種情況持續了很多年。現在,紐約市獲得了聯邦的疫情恢復資助,所以她呼籲市議會對小班制提案進行投票。
「我們在未來幾年將得到聯邦80億美元的撥款;同時還有州的資助;2003年最高法院就判定紐約的班級太大。」她說,「我希望今年7月獲得市議長張晟同意以及其他41位議員簽字的(小班制)法案能夠拿出來投票。」
海姆森所指的法案是Intro. No.2374號提案。該提案要求到2024年9月的時候,紐約市每一個學區的每一個教室須給每個孩子提供35平方英尺的空間;到明年9月的時候達標的學校數量不能少於三分之一;後年9月前達標數量不少於三分之二。
有家長表示,這要求一般教室中只有22個到25個孩子,而現在學校教室裡的孩子數量一般都在30個以上。
「比如一個學校只能容納650個學生,現在卻裝了950個孩子,每個教室中有30個以上的孩子,大家都覺得擁擠,對吧?」家長、教育理事會成員舍帕德(Tom Sheppard)對記者說,「現在既然聯邦給了我們疫情撥款以及基礎建設撥款,我們就應該把錢投在教育中,給我們的孩子提供小班級。」
對於家長們的呼籲,本報致電市議長張晟(Corey Johnson)辦公室,得到回覆說,由於這個提案涉及到增加老師,增加預算的問題,情況比其它議案複雜,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未投票。
「不過,這個提案還是有可能在下週最後一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來投票的。」議長發言人表示。

如果提案通過,紐約家長願望的實現即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