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影响了数代人,至今仍是中学教科书里的必读经典。华美人文学会11日晚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语言与文明系的胡静老师做专题讲座——“桨声灯影里的朱自清”,详解朱自清的生平成就、心路历程、作品得失,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

朱自清于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1年其父亲朱鸿钧到高邮邵伯镇做官;朱自清六岁时,随父母定居扬州。1920年6月,他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并开始参加文学社团,创办诗歌杂志。他于1931年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1932年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担任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于1948年病逝。


胡静(右上)讲解朱自清的散文及生平故事。


一百年前的1923年8月的一个晚上,朱自清与好友俞平伯同游南京的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作散文一篇。巧的是,风格各异的两篇散文,竟同成经典名篇,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处女作一经发表即获好评,周作人曾赞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同年,朱自清的长诗集《毁灭》出版,这篇五四时期的抒情长诗也意义深远,甚至有学者将其比之于《离骚》。

在11日的讲座期间,胡静老师以时间为线,讲解了朱自清的生平和主要成就,包括他早期的求学经历,1925年任教于清华推动中文系课程改革,倡导新诗写作,以及他后来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包括《匆匆》、《背影》、《生活的代价——七毛钱》,以及《白人——上帝骄傲的孩子》等。胡静也列举了东西方学者对朱自清作品的不同评价。

当晚讲座由人文学会负责人何勇和刘畅主持。

主讲人胡静现任教于宾大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曾执教美国史密斯学院、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开创其中文项目,并教授初、中、高级汉语语言及文化课程。她的论文和译作屡见于诸多中外学术刊物及书籍,并与人合编了《中国当代经典电影赏析》、《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