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思豪表示,仍將盡力去爭取參加10月的辯論。

市長白思豪的白宮之夢,可能到10月1日就會驚醒。

據《紐約時報》報道,白思豪於4日在一個不相關的記者會上,突然提及備受批評的總統競選活動,稱如果未能獲得資格參加10月舉行的民主黨初選辯論,很難相信可以繼續下去。市長說:「我認為合乎邏輯的說法是,我將會盡力去爭取參加10月的辯論,如果可以的話,這是繼續前進的一個很好理由,但如果我做不到,我認為要繼續下去真的很難。」
事實上,在白思豪5月正式宣布參選之前,已經惹來了廣泛的懷疑,即使在「主場」紐約市,似乎也從未相信白思豪是適合的白宮主人。
隨著他競選活動的進進,對他的懷疑也與日俱增,白思豪在全國民調的支持度一直走低,而且未能吸引太多捐贈人;另一位來自紐約的參選者、聯邦女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也已經決定退選。
一直堅持會繼續參選的白思豪,是首次承認可能以10月1日為分界線,決定這場選戰是否還會打下去。
雖然白思豪成功躋身首兩場民主黨初選辯論,但未能得到第三場的參加資格。他說:「我也是一個人,我有眼可見。未能參加9月辯論是令人失望的事,但我認為眼前仍有機會,讓我先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突圍而出。」如果要參加辯論,候選人需要擁有13萬名獨立捐助者,當中包括至少20個州內有400名捐助者,並且在4個全國民意調查,又或愛荷華州、新罕布什爾州、南卡和內華達州的全州民意調查中至少獲得2%支持。
根據白思豪上次提交的競選文件,他從6600多名捐助者籌集了110萬元。將於9月12日舉行的辯論中,只有10名候選人達到門檻,而包括白思豪在內的多位候選人都表示要求過於嚴格。即使競選庫房比白思豪更加豐厚的陸天娜,也在無緣第三場辯論後退出。
在大多數民意調查中,白思豪都難以有「零的突破」,而且籌款力量也遠遠不及其他民主黨候選人。但在4日的言論之前,他從沒有透露任何會否退選的口風。即使如此,白思豪仍然強調,在這個社交媒體年代,「任何美國人都可以在72小時內由寂寂無名變成大紅人,像我這樣的候選人現在人氣不足,但72小時之後的事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