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駐海外使領館推出簽證新規,要求幾乎所有類別的移民和非移民簽證申請人,必須在DS160申請表上填寫過去五年使用過的社交平台(social media)與帳戶名稱以及電子郵箱和電話號碼等信息;如果簽證申請人提交的信息被查出失實,會招致「拒簽」等「嚴重後果」。
這一舉措預計會影響約1400萬名非移民簽證申請人和71萬名移民簽證申請人,包括遊客和留學生等各類人群,只有某些外交和官方簽證可獲豁免。
國務院有關官員1日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指出現在提交美國簽證申請的外籍人士要提供在社交網絡上的鏈接,「國務院更新了移民簽證和非移民簽證的申請表格,以便詢問大多數申請美國簽證的人的包括社交網絡標識符在內的額外信息。
這名國務院官員說,「收集簽證申請人的額外信息,將完善我們對這些申請人的檢查過程和確認他們的身分。」
國務院亦要求申請人提供使用超過五年的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國際旅行和驅逐出境紀錄等。
國會山報(The Hill)報導,新表格也允許申請人填寫「不使用社交平台」,但如有隱瞞,必須承擔後果。
據悉,川普總統於2017年3月在一份關於希望嚴格檢查來美國外國人的法令中提出了這項指導方針,直到日前的5月31日正式執行。
其實,國務院早在2016年開始就收集簽證申請者的社交平台資料,但當時的申請表中,這個項目是選項,申請者可以不提供。
日前有中國網友稱,在填寫美國簽證申請表DS160時,需提交過去五年的社交帳戶名稱;南方都市報記者1日實測發現,表格的「地址與電話信息」一欄中,顯示了「社交媒體」項,豆瓣、QQ、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優酷等中國主流社交平台均被列入。
「社交媒體」項共列出了20個流行的社交平台,除了幾個中國社交平台以外,還有俄羅斯的VK,比利時的Twoo以及拉脫維亞的Ask.fm,不過大部分還是美國的主流社交平台,如臉書(Facebook)、Google+、Instagram、LinkedIn等。
有中國網民批評:「難道去美國前,還要看看自己在優酷看過什麼片子?」、「剛剛看了反美短片,會不會被拒絕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