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美航母部署水平历史最低--新作战模式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18-10-21 08:39:41 ]

 點評:航空母艦向來被視爲美國戰略力量投射的象徵,也是美國全球軍事力量存在的集中體現。一直以來,美國着眼於增強航母戰鬥羣快速機動部署的能力,希望通過更大範圍的航母運用,來鞏固和強化其在全球範圍的戰略優勢。但是,由於受到經費預算、戰略政策等種種因素制約,再加上國內對於航母戰略價值、發展趨勢等問題始終存在爭論,從而導致美國航母部署水平不斷下降,這些都會對未來航母的使用和部署產生較大的影響。美國海軍目前正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即將到來的“大國競爭”時代需求。

美國航母是美國戰略力量投射的象徵。美國航母是美國戰略力量投射的象徵。

  航母是美軍武力投射的重要方式

  遠洋巡航和海外部署是美軍航母運用的常態,也是美軍遠程武力投射的重要方式。綜合考慮掌控海上主導權、維護日益拓展的海洋利益、牽引海軍裝備的全面發展、施加政治影響力等多方面因素,航母在美國全球軍事格局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在航母戰鬥羣的作戰部署上,目前美國採用的是所謂 “2+3”模式:即2個航母戰鬥羣投入部署,3個航母戰鬥羣隨時準備在接到通知大約一個月後增兵,這種模式是根據本世紀初時任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和海軍作戰部長韋恩·克拉克上將共同倡導的“艦隊反應計劃”所制定的。而根據該計劃,一個航母編隊的部署週期通常是36個月,其中包括16個月的訓練和維護期、7個月的海外部署時間,在另外13個月中,航母編隊保持高等級戰備,以備再次部署。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一切都可以預先計劃,包括何時接收新兵訓練、何時航母需要進行長達數年的反應堆大修,使美國航母有能力隨時提供增援力量並在完成部署任務之後保持一段時間的維護和戰備狀態。

  從目前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羣的數量來看,共有10艘正在使用,均爲“尼米茲”級,而2017年7月下水服役的“福特”級航母迄今僅進行了部分的實戰部署前準備,還沒有形成戰鬥力。後者是美國曆史上噸位最大的戰鬥軍艦,也是美國目前爲止技術最爲領先、綜合能力最強、成本最高的軍艦,第二艘艦“肯尼迪”號的建造進度已經超過50%,目前已經進入武器整合階段。一旦這兩艘“福特”級航母形成戰鬥羣力量,將增強美海軍的整體作戰能力。

  
雖然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航母戰鬥羣,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其部署水平卻在不斷下降。雖然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航母戰鬥羣,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其部署水平卻在不斷下降。

  多重因素導致航母部署水平下降

  雖然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航母戰鬥羣,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其部署水平卻在不斷下降。根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站分析,海軍自2013年以來只部署了其航母總數的大約22%至25%,遠低於冷戰結束初期4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2018年則僅佔海軍可用於作戰部署航母的大約15%,處於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從未出現過的低谷,甚至導致美國全球力量部署一度出現空白。例如,在2016年12月,美國“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在中東海域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後,並沒有繼續停留在該區域,而是直接返回美國本土,從而就出現了二戰以來首次美國海軍約一週時間在全球海域中沒有任何完整航母戰鬥羣的情況。

  從根源上來看,當前美國航母部署水平下降主要是由於航母執行任務過多卻維修欠賬過高的結果。儘管川普政府上臺後增加了國防開支,但由於積重難返,現在排隊等待維修的積壓的軍艦仍然給海軍船廠形成巨大壓力,很多航母不得不將多數時間都花在母港維修而不是戰鬥部署上。例如,“艾森豪威爾號”號的維修原本預計2018年2月完成,但如今卻要拖到2019年才能準備好部署,這意味維修時間比原來預計的長了3倍。此外,在當前的航母維修計劃上,“布什”號航母的維修期也將無限期推遲。美國智庫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高級研究員布賴恩·克拉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由於船廠維修積壓量失控,進度愈來愈落後,已明顯迫使影響海軍的軍力部署,讓美國海軍在備戰上付出沉重的代價。

  此外,近期美軍頻繁作戰,也使得包括航母在內的各種戰備嚴重“透支”。在持續了17年的全球反恐戰爭中,航母一直在各熱點地區配合作戰,疲於奔命。例如,在中東地區,時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的吉姆·馬蒂斯在指揮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時就堅持要在波斯灣部署兩個航母戰鬥羣。這種不斷提高的任務需求與捉襟見肘的海軍艦船之間的矛盾很容易導致各種問題發生。去年撞船醜聞不斷的美國第七艦隊就是充分的證例。美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比爾·莫蘭表示, “由於我們的重點是支援地面作戰,這意味着我們要大量出動航母部隊,而當你大量出動航母部隊時,就會使你的戰備能力捉襟見肘。”隨着美國航母力量部署水平的不斷下降,將很難滿足地區熱點需要增派航母的潛在能力,成爲制約未來美軍全球戰略部署的重要因素。

  
F-35B上艦將賦予兩棲攻擊艦更強的作戰能力,未來可一定程度上緩解航母部署的困境。F-35B上艦將賦予兩棲攻擊艦更強的作戰能力,未來可一定程度上緩解航母部署的困境。

  調整部署模式更好適應“大國競爭”

  爲了解決上述尖銳問題,近年來美國海軍一直在探索新的航母部署模式,正通過縮短航母的部署時間和增加不規則性,使得美海軍更加迅速靈活和出其不意,從而大大提高部署的效率。

  首先,在縮短航母部署週期上,美國海軍正在計劃採用“動態軍力運用”的部署方式,即不再將航母長期部署單一熱點,而是短期部署好幾個重要區域,比如,美國海軍可能某一時刻有3艘航母部署在南海,但兩週後只留一艘在那裏,另兩艘轉移到印度洋。此外,美國還將現行的航母標準部署時限從8個月縮短到一次任務期限90天,加大航母在各區域之間的輪換,這意味着海軍部署方式進行根本性改變,也使得跨區部署漸成美軍常態。實際上,早在2016年2月,朝鮮第四次核試驗之後,美國就派出了第三艦隊的“斯坦尼斯”號同第七艦隊的“里根”號組成雙航母編隊進行威懾,而隨着亞太地區成爲大國博弈的熱點,各艦隊跨區執行任務將會成爲更普遍的做法。

  此外,美國還將改變當前傳統的航母固定部署計劃,使其更具不確定性,行動也更加不可預知。馬蒂斯在日前美國衆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作證時稱,目前美海軍部署航母的方式就像商業運輸船隊一樣,航行路線是預先制定好的,一切按部就班:碼頭上的揮淚告別,穿越大洋之旅,到目的地進行一次或兩次港口訪問,然後進入相應轄區,在那裏會用大部分時間進行巡航,然後按照來時的路返回,這種部署模式很容易被美國的對手預測和掌握,甚至可以粗略地估算出美國航母何時會出現在何地,這將大大削弱了航母的安全性和戰略優勢。

  爲此,馬蒂斯明確表示,美國海軍需要擺脫如此有規律、容易被預測的做法,應讓“海軍應該出現在預計不到的地方”,使其動向難以預測。從實踐來看,這一策略已付諸實施。例如,今年4月,“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羣出海航行時,就並沒有前往美國幾十年一直維持着航母存在的波斯灣,而是迅速造訪了地中海東部,並在這次短期部署的剩餘時間裏與在北大西洋的英法海軍一起行動,隨後在執行了僅3個月的部署後出人意料地返回母港,而在母港停留兩個月後又於8月重返海上。這種頻繁且不符常規的部署調動,標誌着美國正與傳統幾十年的航母部署模式明顯決裂,也表現出了其將調整海軍戰略部署,以更好地適應“大國競爭”的堅決意志。

上一篇:赵小兰夫妇餐厅被呛 餐盒被扔
下一篇:亚欧首脑峰会议闭幕 51国批美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