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调152个基点,报6.7066,在经历一波“六连跌“后创下自2017年8月9日以来近一年时间内的新低。
综合中新社、北京《证券日报》、上海《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当日外汇市场上,美元指数有所走强,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走贬。截至北京时间19日17时,美元指数最高触及95.44,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跌破6.77和6.79。
FXTM富拓研究分析师Lukman Otunuga表示,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国会半年度听证时表达了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的乐观看法,美元人气大获提振,受此影响,人民币跌至近期低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发表的鹰派讲话是支撑美元指数攀升的主要原因。”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表示,6月20日,鲍威尔称随着经济复苏,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理由很强烈。今年美联储已加息两次,并将全年的加息预期提升至4次,更高的利率预期增强了美元资产吸引力。
明明还指出,从内部看,大陆央行6月24日实施定向降准,增加货币供给,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使得中美利差收窄,央行结构性偏松的货币政策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方向相反,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人民币近期持续贬值是因美元指数走强所致,是被动贬值,相对于一篮子货币,人民币仍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时间19日上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就“2018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无论是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在上半年外部环境波动上升的情况下,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近期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内部、外部的很多不确定性叠加反映在市场情绪上所致。此波人民币汇率下降主要是因为收盘价在央行不干预的情况下调整比较快,这是市场的结果。
管涛强调,浮动汇率有涨有跌,而汇率不论涨跌均有利有弊,市场应以平常心看待短期外汇市场波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表示,需要客观看待人民币走势,人民币贬值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冲击带来的压力。当然,也需要密切关注后续市场情绪的变化,谨防出现贬值的过度预期。
本文版权属“纽约侨报”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纽约侨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