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爾大學經濟學者普拉薩認為,美國加徵關稅過於魯莽,效果也不彰,從中國進口美國產品與服務的結構顯示,美國沒有太多能打壓中國科技雄心的籌碼,且美國對中國需要的產品加徵關稅,只會使中國加速追求創新與取得零組件的自給自足。他說,美國更有效的策略是與許多不滿中國的貿易夥伴建立聯盟。

北京Trivium China企業顧問公司經濟學者卜安德也認為,美國限制中國的出口,無法影響中國提升價值鏈的能力,因中國仍能把這些產品賣到全世界。他說,美國想阻止中國提升價值鏈,真正的籌碼在於限制科技產品對中國出口,例如半導體。

中國經濟褐皮書公司首席經濟學者史劍道說,美國要打擊「2025中國製造」政策,並非加徵關稅,而是設法阻止中國以獎勵措施把相關產品銷往美國,要求國會通過全面反補貼法案,並對竊取及裹脅美國智慧財產的中國企業實施全球性融制裁,但從中興通訊的案例顯示,美國總統川普不想限制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反而是優先削減貿易逆差。

澳中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羅震說,美國阻撓「2025中國製造」政策,反而惠促使中國更早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中國雖不會把計畫名稱改為「2023中國製造」,但的確會以此為目標。

另據「金融時報」分析,美國對中政策將檢驗川普的理性程度。分析指出,川普要麼在最需要中國幫助時跟中國大打出手,這將證明那些認為川普不理智的人是正確的;要麼選擇爭取北京方面的幫助,他仍可公布中國商品清單,但他可以推遲徵收高關稅。無論如何,中國都可以在一場圍繞20世紀商品展開的貿易戰中倖存下來。

中國還擊對來自美國的龍蝦等民生物資課以對等關稅。圖為緬因州業者正處理冷凍運往中國的龍蝦。(美聯社)中國還擊對來自美國的龍蝦等民生物資課以對等關稅。圖為緬因州業者正處理冷凍運往中國的龍蝦。(美聯社)
中國還擊,對市面上來自美國的大豆課以對等關稅。(路透)中國還擊,對市面上來自美國的大豆課以對等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