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強的妻子Samantha(左二)在領獎時不禁落淚。
在紐約州議會代表曼哈頓下東區的牛毓琳(Yuh-Line Niou)在20日下午舉辦慶祝亞太裔傳統月的活動,希望向外界和下一代宣傳亞太裔成功人士的故事。
炎熱的天氣並沒有阻止居民們前來孔子大廈捧場,除了主舞台外,眾多的華埠商家和公益組織來到了孔子大廈上擺設攤位。牛毓琳表示,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向外界講述族裔成功人士的故事。她說:「我們是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但亞裔中當選民選官員或者是成功商人的數量卻不成正比」。因此,這次受到嘉獎的4人均是華人後代。她們分別是住房維權人士梁志強(Rick Leung)、紐約市政府首席精算師陳雪雯(Sherry Chan)、作家樊嘉揚(Jiayang Fan)和時裝公司高管周絢文(Wen Zhou)。
梁志強生前是房屋維權者
在今年3月因病過世的梁志強是曾經是「車厘街租戶協會」(Cherry Street Tenant Association)的主席和下東區知名的房屋維權者,曾在聯邦國會上作證,呼籲聯邦政府繼續Section 8的租金援助。在介紹他生前的事蹟時,代表下東區的紐約市議員利華娜(Carlina Rivera)說:「梁志強是我們下東區工薪家庭的接觸代表,一生都為居者有其屋而奮鬥」。
作為紐約市政府首席精算師陳雪雯,則負責打理包括警察、消防員和教師等近75萬名紐約市政府在職和退休僱員的養老保險基金,總金額達1千8百億元。在2015年被市長白思豪任命為這個位置成立以來的第5任首席精算師的陳雪雯,是紐約市政府僱員中級別最高的亞裔人士。在分享成功經驗是,她表示從母親處學習到了同情心,從父親裡學習到自信心。陳雪雯說:「我自小就相信,只要有恆心的話,就什麼事情都能做成功」。
寫有關華埠餐館評價文章
另一名受到嘉獎的作家樊嘉揚。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之一的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專職作家,樊嘉揚除了撰寫有關中國政治和中美關係等長篇報導外,還寫了很多有關華埠餐館的評價文章。在介紹樊嘉揚時,牛毓琳就開玩笑地說道:「那些餐館的評價文章真的給我們增加了很多的生意」。
而祖籍寧波、自小跟家人全家移民到紐約的周絢文,現在是知名時裝品牌店Phillip 3.1的高管。她回憶起小時候全家6口人擁擠在華埠的一間小單元內,原本在大陸是大學教授的父親在移民後只能在餐廳做洗碗工人。但由於自小則跟著媽媽學習車衣,她學習到了一門工藝,並對時裝業產生了興趣。在不斷掌握到經驗後,她在2005年與合夥人創辦了高端時裝品牌「Philip 3.1」,希望將中國精細的手工引入到主流時裝界。周絢文說:「我希望改變人們對「中國製造」的負面看法。中國雖然是世界的工廠,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除了星期日的這項活動外,牛毓琳將會和代表法拉盛的另一名亞裔州眾議員金兌錫(Ron Kim)在州首府奧本尼(Albany)舉行另一場的慶祝亞太裔傳統月的活動,計劃首次在州議會內,嘉獎紐約市的亞太裔警員和消防員。

陳雪雯(綠色裙子)的父母昨天從俄亥俄州駕車9小時、前來紐約市目睹女兒獲得嘉獎。

樊嘉揚(右一)說她作家生涯的成功離不開曼哈頓華埠,因為她為「紐約客」撰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有關國寶銀行的背後故事。

周絢文(左二)由於自小在曼哈頓華埠長大,所以學習到了一門新的語言:「我的廣東話現在十分的流利」!
梁志強的妻子Samantha(左二)在領獎時不禁落淚。本報記者陳毓泰紐約報道
在紐約州議會代表曼哈頓下東區的牛毓琳(Yuh-Line Niou)在20日下午舉辦慶祝亞太裔傳統月的活動,希望向外界和下一代宣傳亞太裔成功人士的故事。
炎熱的天氣並沒有阻止居民們前來孔子大廈捧場,除了主舞台外,眾多的華埠商家和公益組織來到了孔子大廈上擺設攤位。牛毓琳表示,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向外界講述族裔成功人士的故事。她說:「我們是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但亞裔中當選民選官員或者是成功商人的數量卻不成正比」。因此,這次受到嘉獎的4人均是華人後代。她們分別是住房維權人士梁志強(Rick Leung)、紐約市政府首席精算師陳雪雯(Sherry Chan)、作家樊嘉揚(Jiayang Fan)和時裝公司高管周絢文(Wen Zhou)。
梁志強生前是房屋維權者
在今年3月因病過世的梁志強是曾經是「車厘街租戶協會」(Cherry Street Tenant Association)的主席和下東區知名的房屋維權者,曾在聯邦國會上作證,呼籲聯邦政府繼續Section 8的租金援助。在介紹他生前的事蹟時,代表下東區的紐約市議員利華娜(Carlina Rivera)說:「梁志強是我們下東區工薪家庭的接觸代表,一生都為居者有其屋而奮鬥」。
作為紐約市政府首席精算師陳雪雯,則負責打理包括警察、消防員和教師等近75萬名紐約市政府在職和退休僱員的養老保險基金,總金額達1千8百億元。在2015年被市長白思豪任命為這個位置成立以來的第5任首席精算師的陳雪雯,是紐約市政府僱員中級別最高的亞裔人士。在分享成功經驗是,她表示從母親處學習到了同情心,從父親裡學習到自信心。陳雪雯說:「我自小就相信,只要有恆心的話,就什麼事情都能做成功」。
寫有關華埠餐館評價文章
另一名受到嘉獎的作家樊嘉揚。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之一的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專職作家,樊嘉揚除了撰寫有關中國政治和中美關係等長篇報導外,還寫了很多有關華埠餐館的評價文章。在介紹樊嘉揚時,牛毓琳就開玩笑地說道:「那些餐館的評價文章真的給我們增加了很多的生意」。
而祖籍寧波、自小跟家人全家移民到紐約的周絢文,現在是知名時裝品牌店Phillip 3.1的高管。她回憶起小時候全家6口人擁擠在華埠的一間小單元內,原本在大陸是大學教授的父親在移民後只能在餐廳做洗碗工人。但由於自小則跟著媽媽學習車衣,她學習到了一門工藝,並對時裝業產生了興趣。在不斷掌握到經驗後,她在2005年與合夥人創辦了高端時裝品牌「Philip 3.1」,希望將中國精細的手工引入到主流時裝界。周絢文說:「我希望改變人們對「中國製造」的負面看法。中國雖然是世界的工廠,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除了星期日的這項活動外,牛毓琳將會和代表法拉盛的另一名亞裔州眾議員金兌錫(Ron Kim)在州首府奧本尼(Albany)舉行另一場的慶祝亞太裔傳統月的活動,計劃首次在州議會內,嘉獎紐約市的亞太裔警員和消防員。

陳雪雯(綠色裙子)的父母昨天從俄亥俄州駕車9小時、前來紐約市目睹女兒獲得嘉獎。

樊嘉揚(右一)說她作家生涯的成功離不開曼哈頓華埠,因為她為「紐約客」撰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有關國寶銀行的背後故事。

周絢文(左二)由於自小在曼哈頓華埠長大,所以學習到了一門新的語言:「我的廣東話現在十分的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