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華裔司機參加了公聽會之前的示威遊行。
很多華裔司機參加了公聽會之前的示威遊行。


 Uber等網上叫車公司的興起給傳統的士行業帶來衝擊,今年新成立的市議會叫車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Hire Vehicles)昨(30)日舉行公聽會討論多條旨在限制網上叫車服務的法案,吸引了眾多華人司機到場。這些華人司機雖分屬傳統的士和電召車兩個對立陣營,卻都表示生計艱難,也對對方的狀況表示理解。

因為網上叫車服務的興起,傳統電召車司機生意一落千丈甚至有些入不敷出,還出現有司機絕望自殺的情況。昨日討論的法案包括要求的士服務局暫停發放電召車公司新牌照、將每家叫車服務公司旗下的車輛限制在1000輛等內容。市議員迪亞茲還現場提交一條法案,要求電召車司機只能掛靠一家公司接單、並要繳納每年2000元的牌照費。

 

要求加收2000元牌照費

 

多名華人電召車司機參加了公聽會之前舉行的示威遊行反對這些法案。華人司機林敏說,電召車行業時間靈活,受到很多華人的青睞,他自己之前開了二十多年餐館,子女成人後也轉入電召車行業,現在至少有近千名華人服務電召車行業。
林敏說,Uber等網上叫車服務興起後,很多之前固定在某家電召車行的司機為了擴展市場都開始兼職Uber或Lyft公司,他自己供職金龍公司,但有時也會同時打開Uber和Lyft的波段接受叫車要求。但他說即使這樣不顧辛苦拼命去做,因為叫車服務公司本身收取高達35%的提成,再加上報牌、年檢等每年所需的500多元維護費用,最後剩在司機手中的收入已經十分有限。如果再加收2000元的牌照費同時又被限制在一家公司不能同時兼職的話,很多司機根本就無法維繫。

 

交警對電召車司機苛刻

 

他也說,交警對電召車司機格外苛刻,他的一位司機朋友前天將客人送到酒店,看客人年級大了,就幫客人把行李提到每口,只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因為司機不在車裡被交警抄牌開了罰單。
一些傳統的士行業的司機來到現場支持這些法案,司機何先生說,自從2015年Uber等公司開始興盛,他的收入已經減少了35%,如果不對網上叫車服務加以限制,的士司機將無法生存。但他對叫車服務司機的困境也表示同情,他說,最開始Uber旗下本來沒有這麼多車,所以每個司機都有生意做,但現在Uber擴張太甚,拼命增加車輛,而市場卻沒有增長,使得Uber司機之間競爭也開始你死我活。「蛋糕沒變大,但分的人多了太多,他們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所以限制這些公司對他們自己的司機也有好處。」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