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議員李凱健(Ari Kagan)與國會眾議員馬麗奧(Nicole Malliotakis)於8月30日,在布碌崙灣脊區舉行新聞發布會,要求市府撤回對紐約州最高法院裁決的上訴。該裁決駁回了市議員紀思庭(Justin Brannan)以及市長亞當斯授予超過80萬非公民投票權的企圖。
此次記者會於當天上午10時,在布碌崙4大道交89街舉行。包括紐約州保守黨主席卡薩(Gerard Kassar)、布碌崙共和黨主席古拉(Ted Ghorra)、與多位華裔出席。李凱健說,紐約州最高法院的裁決表明,該法案與憲法不符。李凱健展示了他的美國護照,並稱他於30多年前以難民身份來美。
在經歷了4年零9個月的等待、並最終通過了面試與考試後,他成為了一名驕傲的美國人。成為美國人是榮耀與特權。只有這樣,他才能投票,並實現美國夢。據李凱健介紹,若這條法案得以通過,將允許在紐約市居住30天的非公民、只要是永久合法居民或擁有美國工作許可,即可在地方選舉中投票。但這是在選市長以及市議員等民選官員,而且像前市長白思豪以及彭博等都曾參選美國總統,意義重大。
李凱健對支持這條法案的灣脊區市議員紀思庭表示譴責,並稱紀思庭這麼做完全是出於政治動機。馬麗奧說,憲法規定,只有美國公民才有投票權。法官也這樣認為。她與其同僚對此起訴並獲勝。目前亞當斯正在上訴。迄今已有超過10萬移民來到紐約。若該法案得以通過,而且真像市長或州長所要求的,快速為這些移民提供工作許可,加上我們若未對該法案起訴,那麼這10萬人就可以在今年11月的市議員大選中投票。這樣做是不對的。
馬麗奧表示,我們所有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孩子。但底線是,要知道對錯。選區包括布碌崙灣脊區等地的市議員紀思庭與李凱健不同的是,李凱健知道對錯。紀思庭投票並支持這個法案就是個例子。對於辛勤工作而且合法來到美國的移民來說,這條法案就像扇了他們一耳光。那些隨意穿過邊境、並在紐約市居住30天就能投票的做法是不可以的。因為這不符合憲法。馬麗奧呼籲亞當斯停止上訴。
馬麗奧說,相信我們之後會贏得與亞當斯的法律戰。但底線是,亞當斯為何要繼續浪費我們納稅人的錢,來爭取這一不符合憲法的、荒唐的法律?成為公民要符合程序,然後才能有投票權。華裔女子譚女士說,移民自香港的她,起初很喜歡美國。但越來越多不合理的政策出現,令合法的移民與公民感到不公。以前老一輩移民如此拼命工作,就連在職場被剝削也不敢吭聲,而且為獲得身份等了那麼多年。憑什麼現在非法移民待30天,就可獲得這麼多權益?她只能盡可能用選票發言,選擇真正會為公民著想的民選官員。紀思庭競選團隊的一名發言人於30日在一份聲明中表說:「馬麗奧是一位煽動者。當馬麗奧競選市長時,她表示她自豪地支持並將維護紐約市的庇護城市政策。沒有人知道李凱健代表什麼。阿里曾是共產黨員、民主黨員,現在是共和黨員。去年,李凱健背書亞當斯,現在卻說亞當斯不好?這都是一種干擾。這些都無助於我們目前的移民狀況。市議員紀思庭專注於解決方案與完成工作,而不是政治遊戲與胡說。」 截至30日晚,亞當斯未回復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