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占旧金山市总人口的约1/4,因此地方选举的选票中默认使用中英双语。从1999年开始,候选人开始使用中文名参与选举。而现在这一趋势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2020年,旧金山市议员迪恩·普瑞斯顿(Dean Preston)在竞选连任时,将自己在选票上的英文名改为中文名“潘正义”。而在这之前,他在选票上的中文名是直接由英文名音译过来的“迪恩·普瑞斯顿”。

作为一名直言不讳地倡导租户权利和其他进步事项的议员,他将“正义”作为自己中文名的原因显而易见。

从以往来看,很多没有中国血统的候选人在选票上的中文名都是根据英文名音译而来,但是直接的译名很多时候都过长且略显尴尬。

1月15日,旧金山华埠举办迎春街会。

现在政治候选人们在选中文名的时候慎重了很多,更倾向使用正统的中文名。这样的中文名更容易让部分只会说中文的华裔选民记住,也可以帮助候选人提高在中文媒体上的知名度。

副总统贺锦丽在2003年首次竞选旧金山地区的检察官时也跟随了这一趋势,她放弃了基于音译的名字“哈里斯”,选择了“贺锦丽”作为自己的中文名。

在选票上使用正统的中文名能带来多大的影响不得而知,但是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目前约有18.4万华人居住在旧金山,其中11.8万不是在美国出生的。

选举部门的数据显示,95%的旧金山选民收到的是中英双语的选票,另外5%的选民则要求西班牙语等其他语言的选票。另外,约有3万名选民要求获得中文选民资料手册,占所有选民的6%。

来自广州的移民凯伦·吉(Karen Gee)是旧金山市很多进步派政治候选人取中文名时首选的求助人选。她给很多民选官员取了中文名,比如她给州议员马特·哈尼(Matt Haney)取名为“杨驰马”,寓意其在选举中能像奔跑的马一样迅速并且获胜。

在旧金山,当候选人提交竞选表格时,他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是想要让选举部门给你取一个中文名,还是使用已有的?

潘正义的名字还曾引起过一些争议。当他在2019年竞选市议员的时候,因为这个中文名寓意过于积极,被选举部门认为对他的对手不公平。不过在他赢得选举后,潘正义的名字得以沿用下来。

不过,关于人们是否会因为一个候选人的中文名而将选票投给他的问题,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去年,当时的市议员马兆明(Gordon Mar)就在选举中输给白人对手乔尔·恩加迪奥(Joel Engardio)。很多华裔选民表示,他们过去会投票给任何有亚洲名字的人,但是现在他们也会考虑其他因素。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潜在的候选人为自己取正统的中文名。比如,宣布将在2024年竞选第九区议员的特雷沃尔·钱德勒(Trevor Chandler)给自己取名为“陈泽维”,同一选区的另一位候选人罗伯特·赫尔南德斯(Roberto Hernandez)给自己取名为“何保行”,该选区的第三位潜在候选人杰姬·菲尔德(Jackie Fielder)也决定使用自己早已有的中文名“福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