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表示,這是她在疫情三年後第一次與四名立法委員出訪過境美國。經歷疫情、烏俄戰爭與美中關係衝突,世界面臨供應鏈的問題,並更加積極與台灣合作,如台積電到鳳凰城設廠,就是台灣科技實力的展現。
有關台灣的外交進展方面,蔡英文聚焦在美台關係的深化,「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比以往更密切」,如台灣旅行法的修訂,讓台美的旅行限制更加淡化。近年也有很多美國政界到訪,用行動展現對台灣的支持。
台美安全合作方面,蔡英文則表示,「拜登政府也九度宣布對台軍售」,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落實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我們也一定會和美國及其他夥伴共同全力守護其他區域的和平穩定」。
面對現場這麼多的僑胞共聚一堂,除了紐約在地的僑胞,更還有來自新澤西、賓州、華府、馬里蘭州、喬治亞州、加拿大等地的鄉親踴躍出席,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向現場熱情相挺的僑胞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每年5月臺灣傳統週,大紐約區臺灣同鄉會舉辦的「Passport to Taiwan」臺灣巡禮活動,是全美規模最盛大的臺灣文化推廣活動,成為美國社會認識臺灣文化的最佳窗口;每年紐約僑胞更發起「UN for Taiwan」大遊行,聲援並宣傳臺灣加入聯合國,為臺灣在國際社會發聲,希望僑胞繼續支持總統蔡英文。
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外交部長吳釗燮、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經濟部次長陳正祺、總統府醫療小組召集人陳振文、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以及四名立法委員陳歐珀、陳明文、邱臣遠、王婉諭等國內政要隨行參加僑宴。
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表示,華埠僑團是國父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忠實跟隨者,情誼超過一世紀,「未來仍會支持中華民國」。每年10月10日國慶,中華公所與社區僑胞都在華埠盛大舉辦遊行。當民眾走在華埠,會發現包括中華公所在內的諸多僑團,都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紐約台灣會館理事長蘇春槐則表示,堅持改革這條路並不好走,蔡總統辛苦了。由台僑自籌建立的紐約台灣會館,有「天下第一館」的稱號,三十多年來成為臺美間教育、文化交流的橋梁,未來也將繼續讓台灣良善的力量在世界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