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预测,超过1330万亚裔将有资格参与11月的中期选举投票,占所有合格选民的5.5%。
亚裔25日在华盛顿市国家广场举行集会。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这一预测与总体人口趋势相吻合,估计亚裔将继续成为数量增长最快的合格选民群体。自2018年以来,亚裔选民增长稳定。不过并非所有符合投票资格的人都会登记参与投票。
这一预测还研究了2020年有资格投票的亚裔人口统计和分布情况。皮尤指出,在2020年,56%的亚裔合格选民居住在五个州,包括亚裔人口密度最高的加州(420万),纽约州(110万),得州(93万),夏威夷州(56.5万)和新泽西州(50.5万)。
其中,夏威夷州是亚裔占该州合格选民多数(55%)的唯一一个州。同时,夏威夷州的合格选民比例在当地亚裔中也是最高的,达到70%。
分析还表明,57%的亚裔合格选民是归化的美国公民。总体而言,亚裔合格选民相比其他选民,更有可能拥有本科和硕士学位。
符合投票条件的亚裔选民也往往较年轻,平均年龄为44岁,而一般选民的平均年龄为48岁。30至49岁的选民占亚裔合格选民的1/3以上,达到36%。而在所有选民中,这一年龄段选民仅占32%。
至于党派之争,皮尤报告称,亚裔“通常倾向于民主党”。8月的一项调查发现,57%的亚裔登记选民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支持民主党候选人,而26%的选民可能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
虽然目前符合投票条件的亚裔选民人数已攀升至历史新高,但投票率仍是一个问题。不过皮尤研究中心表示,亚裔选民的投票率“通常会落后于其他一些群体”,但在中期选举中,他们的投票率可能与拉美裔选民持平。
在即將到來的11月普選中,紐約市選票的背面有四項議題需要公投,其中有三項是關於修訂《紐約市憲章》——在憲章中增強「種族正義」的地位。
13日,法拉盛華人(工商)促進會(FCBA)召開座談會,邀請紐約市種族正義委員會執行主任和委員會成員、前亞平會行政總監瞿遠義與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州眾議員金兌錫及華商會理事座談,講解這幾項憲章修訂,分析這些修訂與亞裔的關係。
紐約市種族正義委員會(RJC)成立於白思豪政府時期的2021年,它是一個紐約市憲章修訂委員會,其任務是「審查紐約市範圍內的結構性種族主義」,發現和調整紐約市種族上的「結構性障礙」,該委員會根據社區意見提出了修訂憲章的三項公投議題,「旨在消除障礙和促進種族平等」。在即將到來的11月普選中,紐約市的選民可在選票的背面,對這些憲章修訂的議題,投下贊成票(Yes)或反對票(No)。
RJC執行主任米勒(Harold C. Miller)介紹,「種族正義委員會」提出的三個公投議題是:一是增設一項「價值觀聲明」來指導政府工作——這是願景;二是設立種族公平辦公室、種族公平計畫以及種族公平委員會——這是行動;三是衡量真實生活成本——這是衡量是否達到標準的指標。
國會議員孟昭文在座談中表示她支持修訂。她指出:在獲取資源上,少數族裔社區往往被排除在外,有時不得不協調州和市一級的領導人,以確保亞裔社區得到所需的資源。如果成立種族公平辦公室,在那裡有專家和全職工作人員,分析社區可能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這需要有數據,如果沒有足夠的數據和統計數字的話,也無法找到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可以到處說,這不公平那不公平,我們沒得到這個沒得到那個,我們被排除在外,但除非你有數字,否則就沒有說服力,去得到我們需要的、足夠數量的解決方案。」
孟昭文舉例,去年9月1日艾達颶風帶來洪澇後,聯邦政府撥了很多錢給紐約市改善基礎設施,不過如何確保這些錢要投入到少數族裔社區,投入到皇后區呢?如果有了「種族公平辦公室」,就可以引用,以說明少數族裔社區沒有得到重視和應有的對待,「所以我支持這些提案。在你們給我投票之後,可以翻到選票後面,投下贊成票。」
州眾議員金兌錫(Ron Kim)表示,贊成成立種族公平辦公室,「有時人們更容易陷入相互指責,而不是採取這種深入的包容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華商會首席顧問杜彼得表示,召開座談會,是為了讓華人和亞裔社區對這些憲章修訂更加了解,在投票時作出自己的選擇。杜彼得強調說:「不是要求你去選Yes或No,而是一定要出來投票。」他說,投票的情況會有統計數據,當局會看到華人、亞裔對投票的重視以及對公投議題的關心,這樣華人的聲音、亞裔的聲音才會被政客所重視。
會議出席者呼籲選民記得把選票翻到背面進行選擇。
普選投票日時間:11月8日(週二),提前投票期:10月29日-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