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李翠珊作為「社區保護及改善聯盟」(Alliance for Community Preservation and Betterment)發起人,才和華人社區到紐約市政廳前,抗議華埠建太多遊民所,而這項結果便是白思豪的「政績」之一。
「白思豪在屆滿第二任市長期間,碰上了疫情,當時他就沒有一個具體幫助紐約市復甦的計畫。」李翠珊說,「他留下了一些爛攤子給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

其中一樣爛攤子,就是讓數千民眾站出來反對的華埠社區監獄。
3月下旬,「堅尼路以南居民聯盟」(NUBC)的共同發起人李卓勳(Jan Lee)與民主黨市議員馬泰(Christopher Marte)、紐約州眾議員牛毓琳、州參議員卡范納(Brian Kavanagh)等民選官,以及民眾在哥倫布公園集會示威,要求亞當斯兌現競選承諾,取消白思豪執政時通過的社區監獄計畫。
對於白思豪的退選消息,李卓勳表示,「我認為他出來競選是為了錢。就像他當初出來選總統。」
「我看了下城獨立民主黨俱樂部(Downtown Independent Democrats)的參選人論壇,他(白思豪)的表現就是老樣子,而民調也反映了紐約市渴望有個轉變,比如說儘可能遠離社會主義者的意識形態。」李卓勳說。

點開白思豪宣布退選消息的推特帖文,社區志願巡邏組織「華埠社區守望者」(Chinatown Block Watch)發起人陳家齡(Karling Chan)也在底下留言,支持前市長「激流勇退」。
陳家齡受訪時表示,「他(白思豪)應該要為紐約市正在發生的事情一肩扛起責任,這都是因為他軟性的『激進派議程』(progressive agenda)。」
陳家齡指白思豪推動社區監獄計畫「傷害了華埠」,「甚至他的老家公園坡(Park Slope),居民也不支持他參選」。
「我很高興他能宣布退選,不要來分掉今年(民主黨初選)選票。」陳家齡說。

前紐約市長白思豪退選國會議員:選民在找別的人選

距離紐約州國會眾議員第10選區民主黨黨內初選只剩約一個月,倍受外界關注的前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突然在週二(19日)下午宣布退選,理由是:選民在找別的人選。
「很明顯的,紐約國會議員第10選區的(民主黨)選民正在尋找別的人選,我尊重這一點。我是時候離開選舉政治,專注別的服務方式了。我真的很感謝我遇到的所有人,我所聽到的故事,以及幫助過的許多好人。」白思豪在官方推特寫道。
白思豪所競選的國會眾議員第10選區,經過選區重劃後,包括曼哈頓下城的百年唐人街華埠、高級住宅區翠貝卡,以及布碌崙的公屋區紅鉤、日落公園的華人區,還有激進派教義猶太人居住的自治公園。
由於曼哈頓與布碌崙兩個行政區最大的「唐人街」都在第10選區,這也讓白思豪的退選,令華人特別「有感」。
原因是白思豪在擔任紐約市長的8年時間,推行了一堆令華人社區相當「感冒」的政策:在紐約市四個行政區蓋社區監獄、以消除種族隔離為由反對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廣設遊民所、認同撤資警察(defunding police)、強制向政府雇員與教師推行疫苗強制令。
「白思豪退選是個好消息,特別是對亞太裔而言,白思豪八年市長,歧視、忽視亞太社區,萬一當選本區國會議員,可想而知不會理會亞裔社區的需要。」前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民主黨第65選區男領袖于金山(Justin Yu)對媒體表示。
「第10選區目前仍是群雄並起,各擁山頭。各候選人短兵相接,誰能拿到白思豪的基本票源,應可勝出。」于金山說,「白思豪預計有5%到10%的基本票源,8月23日民主黨黨內初選時,估計參選人拿到25%到30%的初選選票,即為贏家。」
于金山在擔任中華公所主席期間,曾多次挺身與社區反對華埠興建過多遊民所。
白思豪在執政尾聲,曾給老家所在的布碌崙公園坡大舉捐款近1,000萬美元重新美化社區,但是卻放任遊民所蓋在隔壁的日落公園八大道——當地是布碌崙的唐人街。
「我們當然支持他(白思豪)退選,因為我們不支持他的理念。」全美屋主維權聯盟(National Property Owners Protection Association)主席黃啟旺(Ray Huang)19日受訪時表示,他最反感白思豪過去把紐約市的治安搞壞,而手機微信群就有個群組叫做「團結抵制白思豪繼續參選第十選區國會議員」。
不過,支持華裔李江華(Jimmy Jiang Li)參選的黃啟旺,就擔心白思豪一旦退選,激進派民主黨人的選票將會流到其他一樣左的參選人身上,例如被勞工家庭黨(Working Families Party)背書的紐約州眾議員牛毓琳(Yuh Line Niou)。
「很多人會被工會要求投給特定參選人,白思豪的票很少會轉到其他沒有政治基礎和人脈的草根參選人。」黃啟旺說。
總體來說,白思豪宣布退選讓不少華人社區鬆了一口氣。但接下來的選戰卻會對李江華、前陸軍牧師熊焱(Yan Xiong)、公校家長莫美倫(Maud Maron)、猶太裔小業主羅秉新(Brian Robinson)等參選人來說,更是一場硬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