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晚高峰观军情》北京 10 月 2 日电(记者李鹏)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近日表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正按计划,全面开展系泊试验,相关工作进展顺利。首艘国产航母从开建到下水,比国外同类型航母建造周期缩短近一半。有媒体预测,首艘国产航母很可能早于原定计划,2018 年年底前就能加入中国海军。
那么,中国航母形成规模战斗力至少还要再过几道坎?
就相关话题,军事观察员陈虎将为您深入解析。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资料图
4 月 26 号,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9 月份,全面开展系泊试验,未来还要进行海上试验,军事观察员陈虎指出,航母要形成规模战斗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陈虎:这个地方提到了一个概念,就是规模战斗力,怎么样算是规模战斗力?按照一般的标准来衡量,起码是三艘航母,这三艘航母可以保证多种的需要。比如说如果一艘进厂大修,至少还有两艘可用,既可以应对两个方向的作战使用,也可以两者合一,形成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在主要的或者是重要的作战方向,形成一定的兵力优势。当然有人说,我们国产航母都很新,离入厂大修还有不少的时间,这样两艘是不是也够了呢?如果是加上我们现在的试验训练舰,辽宁舰的话,那么除了辽宁号之外,两艘战斗航母应该也可以达到规模战斗力的一个底线标准。
辽宁舰资料图
军事专家陈虎认为,中国航母要形成规模战斗力,首先要解决舰载机的问题。
陈虎:大家说舰载机我们现在都已经解决了,但是实际上这里头至少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四代舰载机的问题,因为如果时间向前前推的话,再过三五年,我们周边四代机的数量,应该已经形成规模战斗力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航母舰载机,如果不能实现四代舰载机上舰的话,那么可能在舰载机的作战性能和质量上,就可能和对手形成一个代差。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规模产能的问题,如果大家算一笔账就会发现,三艘航母,如果按照正常的配置,而且保证舰上的舰载机满员,同时岸上有相应的同等数量的备份战机。这样一来大家可以算一笔账,三艘航母的话,大概需要 200 架舰载机。那么,200 架舰载战斗机,如果要形成这样的规模,对产能就有一个要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当然,舰载机这个坎还要解决或者说攻克一些特型舰载机的问题,比如说固定机翼的反潜巡逻机,比如说电子战飞机等等一些舰载特种飞机。
辽宁舰航母编队训练
军事专家陈虎指出有了航母,有了舰载机,中国航母要形成规模战斗力还需要再过两道坎。
陈虎:第二个坎就应该是人的坎。很多人会认为人力资源对于中国军队来说不存在障碍,但是对于航母来说,不光舰载机飞行员,舰上的操作人员,这个数量可能就会更大。如果说三艘航母的话,整个的这个人员数量的规模,应该在千人以上的量级,这些人员的培养周期,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问题。第三道坎,就是一个战术运用的问题。航母的战术课目应该包括很多的内容,防空、反潜、反舰、护航,编队的作战形式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编队的这样一个作战样式,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形成一整套可行的、可靠的这样一个战术运用方式。这应该是第三道坎。不管是舰载机,不管是人员还是战术,对我们现在都不应该形成一个制约性的障碍。假以时日这些坎我们都过得去,但是这个时候就必须考虑另一个因素,就是时间因素。这就是形成规模战斗力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说用一个十年、八年,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在五年之内快速形成这样的一个规模战斗力,我们就会发现这三道坎克服起来的难度或者说迈过去的难度都不会小。看来,中国航母要想快速形成规模战斗力,我们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国防时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新闻综合类节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 6:00-6:30 周六日 6:15-6:30 ; 播出频率:中国之声北京地区 FM106.1;新闻邮箱:gfsk@cnr.cn 和 guofangshikong@qq.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息来源:CNR 国防时空
本期编审:孙 利
责任编辑:李 鹏、欧亚美
投稿邮箱:guofangshiko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