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日上午,在印尼出席G20外长会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同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布林肯称,美中很多东西可谈,并希望双方此次会谈具有“建设性”。
当地时间9日上午,布林肯和王毅在印尼巴厘岛一家度假酒店举行会谈。(图片来源:路透社)
路透社报道,布林肯和王毅当日上午在印尼巴厘岛一家度假酒店举行会谈。布林肯说,像中美两国如此复杂和重要的关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谈,“我们非常期待进行富有成效和建设性的对话。”
布林肯在会谈开始时还说,面对面的外交活动是无可替代的。
王毅表示,中美需要保持正常关系,让两国关系回到正轨。此次会议是在巴厘岛20国集团外长会议后举行,这也是两国外交官自去年10月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
公开报道显示,中国防长魏凤和上月10日同美国防长奥斯汀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期间举行会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6月13日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卢森堡举行会晤。
7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财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7月7日应约与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进行视频通话。布林肯与王毅此次会谈将是过去一个月以来中美高官之间的第五次接触。
一个月内五次,为什么中美高级官员近期频繁互动?
北京《环球时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表示,最近一个月来,中美高层间的高频互动其实都围绕着同一个主线,即“落实两国元首在今年3月达成的共识”,更具体说就是,加强接触对话、减少误解误判、妥善管控分歧,“无论是台湾议题,还是美方承诺的‘四不一无意’,本质上都是上述中美关系定位的延伸。”
他表示,近期两国间的密集互动显示出,中美各层级间的沟通是顺畅且坦诚深入的,旨在减少误判,管控分歧。“尤其两次军方沟通格外值得关注,这对中美双方确定‘托底’机制,稳定双边关系有着积极意义。”刁大明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分析表示,除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外,促成中美高层在短期内频繁互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尽管中美矛盾非常尖锐、复杂、难解决,但双方有同一个底线,即避免陷入进一步动荡甚至战略对抗。“用美国人的话说,这叫作‘护栏’,用我们的话说,这叫作‘妥善管控分歧’”,他表示,这是双方的共同需求,并已就此展开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