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喜萊莉.柯林頓11日接受法國媒體專訪,她表示原憂心中國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會攻台,但俄國因入侵烏克蘭遭國際制裁,讓北京停止行動並開始重新思考。她說,俄羅斯的威脅是短期的,真正帶來長期威脅的是中國。
批俄國威脅只是短期 真正長期威脅是中國
喜萊莉是到歐洲出席一個論壇,接受法國一家媒體專訪,談論俄烏戰爭、台海危機及美國角色。喜萊莉曾於2009至2013年出任國務卿,她在近50分鐘專訪中聚焦俄羅斯與中國,她說:「中國是長期威脅,俄羅斯則是中短程;中國有長期計畫,俄羅斯則訴諸帝國歷史助長憤恨情緒」。
稱中國擴充軍備 最終要接管台灣
她表示,北京經濟擴張是令人擔憂的信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復興國族主義,以及在南海和非洲刻意擴張軍事基地與戰略要塞,表明他們顯然不僅是經濟威脅,更是軍事威脅。人們現在該有所警覺了。」
她前一日在論壇上說,中國擴充軍備,而且發展遠洋海軍,在亞太地區擴張勢力,甚至遠達非洲,喜萊莉相信中國意圖在太平洋成為主導力量,且最終是要接管台灣。
原以為中方一兩年內就會侵台
主持人接著把焦點轉向台灣,指出日前拜登總統宣布將協助台灣抵禦中國,並詢問喜萊莉的看法。她表示,台海局勢很複雜,在烏俄衝突爆發前,「我原以為習近平會在短期內,最多一到二年間攻擊台灣,或許就在拜登任內。但烏克蘭戰爭讓中國叫停,並重新考慮很多層面」。
俄羅斯因侵略烏克蘭而在能源等關鍵產業受經濟制裁,喜萊莉說,中國經濟基礎更大,「也更依賴消費者,全球消費者可要求對其進行更嚴厲制裁,尤其在烏克蘭的前車之鑑後」。
拜登助台言論 她讚會北京警惕
喜萊莉認為,拜登的言論「無論是否有意,我認為是個很聰明的訊息,表明美國不只在經濟上,也在軍事上支持台灣」。
她說,拜登此言意在讓北京警惕,「中國內部因疫情封城等已出現經濟問題,在社群媒體上也可看到人民的不滿情緒。中共應認真看待,因此短期內對進犯台灣一事應該會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