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要(華埠)監獄項目繼續進行,但我們希望市長能站在我們這邊。」馬泰說,他在法官西爾維拉(Adam Silvera)見證下完成了睽違兩個月的就職儀式,「正式」成為紐約市議員,「這是(上任)八週的成果,我們才正要開始。」
就職演說中,馬泰重提他在過去四年裡不斷地與各地社區組織合作,共同反對禁驅令與大型連鎖商城,並稱他接下來會兌現的政策,包括中止24小時護理薪資制度、通過由地方勞動組織倡議的「華埠工作組區改計畫」(Chinatown Working Group Rezoning Plan)。
回顧過去兩個月,馬泰表示:「我們迫使物業管理層尊重輪椅使用者的權利,更新建築以符合殘疾人法案(ADA)標準;我們為砲台公園與下東城的租戶獲得租金援助計畫。」
馬泰辦公室的幕僚長凱爾瑪(Caitlin Kelmar)向媒體表示,馬泰上週五與市長、副市長、主計長會談,他向市府講述了過去如何組織反建監獄的行動,以及相應的法律行動,並向市府表示希望能為新監獄另尋他處,減少環境影響,而市府表示很快會給回覆,將儘可能在這週四前停建加在原監獄大樓上的鷹架。
「市長認同了,他覺得(華埠監獄)是很糟的主意,他也困惑為什麼我們要蓋一個只增加了八十個床位的新監獄,而且為什麼要拆除整個(曼哈頓拘留所)大樓,然後蓋個擴展空間有限的東西。」凱爾瑪說,「市長表示他可能沒辦法在反建監獄上多做什麼,但他會了解目前的進度,以及他能做些什麼,看看他是否有可能去阻止(蓋華埠監獄)。」
凱爾瑪表示,市長認為要加蓋監禁床位不需要拆除華埠監獄,還有其它辦法,比如改建監獄靠近白街的停車場,這樣就能有八十張床以及多餘的空間監禁囚犯,而不需要重拆重建。
當天,聯邦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國會眾議員納德勒(Jerrold Nadler),以及曼哈頓區長李文(Mark Levine)均到場致詞,州眾議員牛毓琳也到場現身。
聯邦參議員舒默細數他與馬泰認識的過程,並表示馬泰就在下東城長大,「他(馬泰)與他生長的地方連結著,你很少能找到有人那麼投入並致力於社區服務,所以他是用很笨的方式來到這一步,這是他應得的。」
「我會在這裡支持你,馬泰。」曼哈頓區長李文說,「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支持你。」
美國酒店華裔協會(Hotel Chinese Association of USA)創會會長黃華清獲馬泰任命為高級顧問,紐約中華公所現任主席于金山、候任主席曾偉康與美東聯成公所主席梁漢本等多位華埠僑領都出席當天典禮。
於去年11月當選紐約市第一選區市議員的馬泰27日在愛烈治街(Eldridge Street)博物館舉辦了就職典禮。許多民選官員和僑胞來到現場支持,馬泰也發表演講,表達了對未來兩年與社區一起工作的期許。
在歡迎致辭後,來自布碌崙的7歲小朋友唐文豪獻唱了國歌,之後馬泰莊嚴向法官Adam Silvera宣誓就職。
國會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在現場表示,「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一選區是一個非常棒的社區,在各個方面都充滿了多樣性。馬泰從小在這裡長大,參加各種活動,深知這個社區,人們很難找到一個人,如此忠於社區,他獲選市議員不是因為他是一個政客,而是因他是一個社區組織者,是用一種老式的方式:「他贏得的。」
曼哈頓新選出區長李文(Mark Levine)稱,這是這個在下東城長大的年輕人的勝利,「在過去的7年馬泰做了很多努力,為社區做了很多事情,這就是為什麼他能當選。」
他表示過去兩年紐約市和社區都經歷了很多,包括疫情對社區經濟的重創、反亞裔的仇恨和暴力,在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比馬泰更適合作為領袖,幫助社區重振經濟、保障社區的可負擔性。
馬泰表示,自己能站在這裡,多虧了大家的支持,也多虧了整個團隊多年以來的努力。2017年他第一次參選市議員,並在選舉中落敗,但失敗後沒有放棄,而是和團隊一起堅持努力工作,為社區服務,在這期間,他稱自己不斷地關注和參與社區新出現的問題,「我們敢於艱難前行,我們今天站在這裡,也是因為我們敢贏。」
馬泰說,之前很多政客喜歡用各個社區的不同來分割大家,但這次贏得選舉卻是因為團結了所有社區。雖然剛開始工作兩個月左右,但是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他表示自己已經與市長在上週五進行了談話,並希望就不在華埠建造新監獄展開努力。
除了國歌,唐文豪小朋友還為大家表演了一段京劇曲目,此外,由於就職典禮當日還是多米尼克共和國獨立日,現場還有演藝人員為大家邊彈邊唱了幾段優美的曲目。而華人傳統的舞獅環節則安排在最後,盡顯第一選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