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環球時報日前通過網友投票,進行「2021年最亮眼十大中國國產武器評選」結果出爐。「殲20隱形戰鬥機」、「航母遼寧艦、山東艦」和「055型萬噸驅逐艦」分居前三名。專家分析,排名前三的武器都不是新型號,但都凸顯了中國戰略方向,反映出網友對代表「大國重器」的新型武器裝備的關注。
據環球網資訊報導,網友評選的「2021年最亮眼十大國產武器評選」排行榜中,上榜的國產武器型號還有「運20大型運輸機」、「攻擊11無人機」、「運油20空中加油機」、「更換新質彈頭的導彈」、「殲16系列戰鬥機」、「轟6K『戰神』轟炸機」、「海軍節同時入列服役的三艘主力軍艦」。

列入候選名單的有「無偵7無人機」、「無偵8無人機」、「殲15及中國後續艦載機型號」、「高原部署的遠火與新輕坦」、「出口國外的FD-2000B防空導彈」以及「出口艦艇中噸位最大的054AP護衛艦」等。

報導引述一位匿名中國軍事專家分析,從評選結果來看,這次排名前三的武器都不是新型號,但細想又可謂「預料之外,意料之中」。上榜的這些國產武器反映出網友對代表「大國重器」的新型武器裝備的關注,也體現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的重視。

排在第一名的殲20已經首飛10年,但在2021年9月的珠海航展中,殲20現身並首次官宣用上「中國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稱,更換先進的國產「WS-10」發動機後,殲20不僅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還擺脱了俄製發動機的制約,可以大批量生產。有西方媒體稱「殲20推出雙座型號,成為全球首款擁有雙座布局的隱形戰鬥機」。
排名第二的航母遼寧艦、山東艦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也很高,且多次被美國媒體「追蹤」報導。2021年4月,遼寧艦航母編隊在台灣周邊海域和南海相關海域進行例行訓練;5月,山東艦航母編隊在南海相關海域進行訓練;年底,山東艦赴南海某海域展開多課目實戰化訓練,12月,遼寧艦編隊再次穿過宮古海峽赴太平洋海域演習。
報導引述「艦載武器」執行主編石宏認為,中國兩艘航母都能做到一年內兩次出擊,「這意味著航母的戰備程度非常高」。
以南昌艦為代表的055型萬噸大驅,2021年的活躍程度也非常高。作為中國海軍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水面作戰艦艇,南昌艦不僅陪著遼寧艦每次出海演練任務,還帶隊完成在阿留申群島附近的巡邏和中俄海軍艦艇編隊環繞日本的戰略巡航,在2021年中國海軍大事中一次都沒有缺席。
從上榜的武器種類來看,海空大型裝備仍然占據C位。其中航空裝備為六種、海上艦艇為三種,「更換新質彈頭的導彈」屬於火箭軍裝備,而陸軍裝備則沒有上榜。
中國專家認為,上榜的國產武器也折射了中國當前面臨的兩大戰略方向——台海與南海。無論是空軍殲16系列戰鬥機、轟6K轟炸機還是海軍的航母編隊、075型兩棲攻擊艦,它們在媒體上的曝光率往往與持續緊張的台海局勢有關。在此情況下,中國軍方持續加大對台灣周邊的海陸空軍事演習,這些裝備也跟著成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