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將於11日閉幕,料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官媒連日來發出長文凸顯習近平政績,第三份歷史決議現雛形。新華社8日發表「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長文,文末強調2035年中國將實現現代化,終結西方化的歷史標識,被指在向全世界提供所謂的「中國模式」新選擇。
而繼新華社8日發表上萬字長文闡述習近平執政9年來的政績外,人民日報9日發表題為「總書記心中的『國之大者』」,官媒接連為習全力抬轎不言可喻。
人民日報「總書記心中的『國之大者』」文章,開場白就以「歷史的維度,鑄就了格局的宏闊。人心的向背,定義了最大的政治。百年風雲,變了人間。不變的是信仰的追尋,是初心的堅守。」揭開文章序幕。
人民日報並提到,在一篇回憶文章中,習近平同志寫道:「無論我走到哪裡,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他這樣描述那段艱苦卻受益終生的歲月:「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人民日報也描繪當年習近平在延川插隊時的場景,「當年他在延川插隊時,榆林是全陝西最窮的地方,缺吃少喝,都是湯湯水水過日子。今天,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半個世紀左右的光景,榆林面貌煥然一新。」
人民日報更肯定習的作為,文章強調「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一曲又一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對於心懷「國之大者」的奉獻者、奮鬥者,習近平總書記心懷尊崇、心懷敬意、心懷感念。」
人民日報並以習近平的自我期許當文章結語。習認為「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鉅。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此外,回顧新華社8日長文中,也是盡力讚美習政績,幾乎以近半篇幅描述習近平掌權9年間,如何引領中共攻克黨內難題、中美紛爭,以及提升中國在全球的話語權,除著眼於黨國長治久安,更在向全世界提出所謂的「中國模式」,標誌如何從中國之治邁向中國之制。
據台灣媒體「中國時報」報導,新華社8日文中更值得關注的是,文章提及「到2035年,一個人口10多億的東方大國進入現代化行列,徹底改寫人類現代化的世界版圖」;文章稱,這將會終結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歷史標識,為整個人類現代化提供全新的選擇。
報導更指出,這一方面表明至2035年,「中國模式」將成為另一種現代化選擇,終結西方資本主義模式獨大,另一方面或許也暗示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在對外事務的雄心目標。習近平今年10月在人大工作會議闡述「全過程人民民主」時就直言,民主不可能千篇一律,各國有權選擇適合自身國情的民主道路,西式民主神話已經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