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当选的波士顿、辛辛那提和西雅图市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亚裔在政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美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
图为新当选的波士顿市长吴弭(Michelle Wu)11月2日与支持者和家人庆祝竞选胜利。
移民“后浪”时代来临
据NBC新闻报道,“眼下,第二代移民正在步入中老年阶段,他们手中握着大多数市长候选人的支柱选票。”非营利性政策研究组织亚太裔数据网站(AAPI Data)创始人卡迪希·拉马克里希南(Karthick Ramakrishnan)表示,“亚裔候选人在政界的表现也经历了‘毕业’的阶段,他们竞选各种地方职位……然后在打下的政治基础上继续前进。”
历史上,亚裔在市长竞选中并没有取得过太多成功,目前在全美100个最大型城市中,只有6位亚裔市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加州和得州。与此同时,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从事美国研究的教授帕万·丁格拉(Pawan Dhingra)指出,对于以一代移民及移民子女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亚裔群体来说,历来都存在着重大障碍。
专家表示,对于一代移民来说,适应新环境比参与政治更重要。拉马克里希南表示,过去几年真正在政坛中竞争一席之地的人通常是“1.5代”移民——他们在十几岁左右或幼时来美,并在这个新的国度表现出色,他们不仅能够更快地适应美国的社会环境,还能理解政治体系。
丁格拉也指出,虽然这类移民本身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但像新当选的波士顿市长吴弭(MichelleWu)这样的二代移民往往不会像其父母那样背负生活重担,他们更有可能形成“对国家的归属感”。
丁格拉说:“如果二代移民的父母已经在美安家,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一些经济基础,那么他们就有能力考虑自己当前需求以外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来服务社会。”
专家们还表示,亚裔的新浪潮可能是美国社会中针对亚裔刻板印象逐渐消退的体现。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功于疫情期间反亚裔暴力运动中许多人表现出的倡导力和推动力。几十年来,亚裔一直被看做埋头苦干的人,缺乏领导特质。丁格拉表示,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并且已被证明是有失偏颇的。
“我认为,反亚裔种族主义运动促使一些亚裔开始竞选公职。同时,这也为亚裔发声提供了更多平台。”丁格拉说:“我们掌握话语权,讲述自己的经历,并对种族偏见进行反击。不再有人替代我们发言,我们在为自己发声。”
人口结构变化,“小透明”成重要选民
专家表示,随着许多城市中参与投票的亚裔选民越来越多,候选人也在迎合选区中人数不断增加的少数族裔群体。
波士顿的亚裔人口从2010年的5.5万增加至2020年的6.7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9.7%。在西雅图,亚裔居民超过11.5万人,占总人口的15.4%。
亚太裔国会研究所(Asian Pacific American InstituteofCongressional Studies)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梅达琳·米尔克(Madalene Mielke)说,尽管亚太裔从不缺席美国历史,且该群体人数在近年出现显著增长,但政界从未像如今这般投入精力特意吸引亚裔选民。
“人们总是说,‘亚裔群体太小了,我们不屑关注。’”米尔克说,“也有人说,‘我们不会争取你的选票,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与你交流。’实际上,亚裔一直都有政治影响力,只是没有人愿意和亚裔对话,不愿意关心亚裔。”
专家指出,吴弭的当选令波士顿的亚裔参与到政治对话中,吴弭竞选的宣传资料也以英语之外的语言发布传播。
米尔克说:“对选民来说,这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虽然,对于何种因素推动亚裔频频进入政坛的新时代来临,专家尚未有具体的答案,但亚太裔胜利联盟(AAPI Victory Alliance)主席瓦伦·尼科雷(Varun Nikore)表示,近两年来的反亚裔仇恨情绪和前总统特朗普的有害言论起到了一定作用。除此之外,在亚裔企业和家庭因新冠疫情而遭受巨大损失后,人们迫切希望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