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5日報導軍事戰略學者設想六種解放軍侵台的可能情境。台灣學者認為,解放軍犯台將付出巨大成本和代價,絕對訴求速戰速決,路透的設想和解放軍手段背道而馳。大陸學者多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最近一次的對台講話仍強調「和平統一」,現應著重在兩岸緊張氣氛要降溫。
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表示,對大陸而言,武力犯台作戰一經發動,務必要占領全台灣,才不會讓「分裂勢力」有死灰復燃機會;手段上會追求速戰速決,期望最短時間內瓦解台灣軍隊有組織抵抗,盡可能減少美軍干預可能性。揭仲認為,北京若決定動武,會盡可能集中力量直接攻擊台灣本島。
台北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路透的兵推雖不嚴謹,但基本架構都有,有可參考之處,六種劇本大概有24個回合,也算是有代表性。
蘇紫雲說,六個想定中,台灣都沒有投降,民眾支持政府持續抵抗,大陸的部分是設定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持續連任,第六個想定較特別,攻擊台灣風險高,所以攻擊台灣和外島用飛彈,封鎖曠日持久,會讓更多國際勢力介入,不如直接攻擊台灣;在六個想定中都有提到美日澳堅定支持台灣,不惜出兵協防,但六個想定都沒有特定結果,讓讀者自己思索。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受訪時說,兩岸關係緊張、對峙的情勢雖在升高,但習近平最近一次對台講話仍是堅持和平統一,大陸對台政策具有延續性,不會輕易以戰爭方式處理兩岸情勢。不過,戰爭並非無可能,主要是出現在法理台獨到某一階段,北京會採取嚴厲措施。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也表示,從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講話,可觀察到大陸官方仍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為主。目前兩岸兵凶戰危,主因在於美國介入台海以及民進黨當局對局勢的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