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海靈 Hailing Chen
陳海靈 Hailing Chen
出生於福建的陳海靈今年28歲,是所有參選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他的參選令福建鄉親振奮,福建同鄉會、福建公所、連江公會等社團為他背書。
陳海靈在14歲到紐約讀初中,當時他常在學校受欺凌,有一段時間甚至害怕去學校。後來憑著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他才逐漸融入學校。之後他升入法拉盛東西國際高中,該校借用初中IS 237一半的校舍,當時他就發現皇后區學校擁擠的問題,他承諾當選後為法拉盛爭取更多教學空間。
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為了盡早還清學生貸款,陳海靈成為網約車司機。他說這份工作辛苦又危險,還常遭歧視,於是他加入獨立司機工會(IDG),成為華裔司機的召集人,屢次率領司機遊行,以爭取司機的最低工資保障和小費,並幫助遭遇事故的華裔司機申請工傷基金。
陳海靈反對緬街巴士專線,他認為增加法拉盛的停車空間才能有效緩解交通壓力。為打擊仇恨犯罪,他提議增加多語言的報案方式,方便少數族裔與警方溝通。他呼籲警方執法透明化,設立仇恨案追蹤系統並即時發佈相關數據。他自稱是法拉盛的草根,希望把草根的聲音帶到市議會。

崔容準 John Choe
崔容準 John Choe
儘管所有參選人都承諾大力支持小商業,但大法拉盛商會韓裔執行主任崔容準的政綱與眾不同,他是唯一堅定支持緬街巴士專線和削減警務的參選人,與當地不少華人的訴求大相徑庭。
去年7月,崔容準為了支持緬街巴士專線,在法拉盛收集請願簽名。他稱,過去10年第20選區有50多人因魯莽駕駛而亡,5000多人受重傷,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據他了解,僅17%的人開車來法拉盛,其餘以公交為主,他認為當地需要對行人和單車騎士更友好的街道,有助於吸引更多人來消費。然而,法拉盛商改區在去年9月收回226份商家意見調查表,近100%的受訪者反對該專線,其中大部分人表示,專線實施後他們的生意減少15%至25%。
關於警務改革,崔容準支持削減警費,他認為警察能打擊犯罪,但不能解決種族主義,應把部分警費用於教育項目,促進各族裔彼此了解。他承諾,當選後爭取在法拉盛建立司法中心,幫助遊民和罪犯重返社會,並處理家暴和精神健康問題等。他還支持性工作除罪化,讓性工作者得到更好的保障,避免2017年11月華裔按摩女宋揚跳樓的悲劇重演。
此外,崔容準是唯一明確反對法拉盛河濱特別土地開發案的參選人。此案由3家華人公司聯合開發,在去年12月於市議會高票通過,將在法拉盛建造豪華公寓(包含可負擔住房)、酒店和商店等。崔容準認為,該開發案將讓法拉盛房租飆升,加劇工人階級和移民社區流離失所的問題。
雖然崔容準的政見與不少華人背道而馳,甚至被第7社區委員會多名董事指控違反《城市憲章》的多項規定,但據本報記者了解,他仍是此次競選的熱門參選人之一。他已獲得工人家庭黨、醫療工會1199SEIU、移民組織Make The Road Action、州參議員劉醇逸和州眾議員金兌錫等背書。

黃敏儀 Sandra Ung
黃敏儀 Sandra Ung
被稱為「法拉盛女兒」的黃敏儀是此次競選的熱門參選人之一。她出生於柬埔寨,10歲起在法拉盛生活,曾在州眾議員辦公室和2位市主計長辦公室任職,最近8年她在國會眾議員孟昭文辦公室工作,同時是民主黨州委員。
黃敏儀獲得民主黨內的廣泛支持,包括現任法拉盛市議員顧雅明、孟昭文、州參議員劉醇逸和史塔文斯基、州眾議員李羅莎和布朗斯坦等人的背書,她還獲得皇后區民主黨部(QCDP)的獨家背書,因此被批評者稱為「民主黨機器」。
其他6名參選人米蘭達、楊愛倫、陳海靈、崔容準、王能和尹導在4月組建「第20選區民主黨參選人聯盟」,批評皇后區民主黨部違反排序投票的初衷,只背書黃敏儀一人。黃敏儀競選團隊發言人吳曉彤回應,黃敏儀不願捲入政治遊戲,更希望討論政策議題。
參選以來,黃敏儀馬不停蹄地奔波在華人社區,她獲得美東山東同鄉會、河南同鄉會、溫州同鄉會等華人社團的背書。她的政綱符合不少華人的訴求,比如反對緬街巴士專線、反對削減警費、支持SHSAT、增設多語言服務,並認為現行司法制度需要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黃敏儀承諾當選後在法拉盛設立市府人力資源中心。東北皇后區的公共交通十分不便,還有許多不諳英語的居民,不少人到其他地區才能獲得多語言的市府服務。
她認為設該中心刻不容緩,為居民和商家提供便捷的一條龍服務,並幫助耆老有尊嚴地留在社區安享晚年。

尹導 Dao Yin
尹導 Dao Yin
從社區人士到皇后區長和市議員參選人,來自上海的尹導鼓舞許多華人參政議政。他的支持者也以第一代華裔移民居多,在去年參選區長時,他收到的競選捐款主要來自法拉盛的華裔商家。
尹導在2019年11月通過本報首次宣布參選區長,當時他接受採訪比較緊張,而如今他總是侃侃而談,在最近2次的競選論壇上表現不錯。他的政綱也符合許多華人的訴求,他支持應恢復警費,以增派2000名警察駐守全市的公交系統,他獲得警察工會的第二背書。
尹導是緬街巴士專線堅定的反對者,幾乎每場華人社區組織的相關集會都有他的身影。他認為該專線阻礙遠方的民眾到法拉盛購物,他提議法拉盛市中心的停車咪錶應在晚上7點以後停止運作,以吸引消費者來法拉盛。他也支持河濱特別土地開發案,他稱此案不僅為市府增加稅收,還為法拉盛帶來就業機會,並改善法拉盛溪的臭水問題。他的政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模板式可負擔住房的概念。他介紹,這種住房的材料成本很低,模型在工廠做好,組建起來不用一年,能快速滿足民眾的可負擔住房需求,並為政府帶來稅收,還能緩解遊民問題。
儘管尹導和崔容準同在第20選區民主黨參選人聯盟,但他倆的政見水火不容。尹導在最近一次的競選論壇上屢次表示,他與崔容準意見不同。他在拜訪本報時強調,法拉盛市議員的位子應把握在華人手中。

王能 Neng Wang
王能 Neng Wang
前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主任王能來自台灣,他的參選獲得許多第一代華裔移民的支持。他為老人中心服務33年,在耆老群體打下深厚的群眾基礎。
法拉盛的耆老人口超過30%,他計劃成立專門服務耆老的工作小組,幫助耆老申請糧食券、白卡和紅藍卡等。他還承諾為當地耆老爭取更多可負擔的老年公寓,解決耆老的住房問題。安康寧健康之友會、紐約東北同鄉會等華人社團支持王能參選,他的政綱符合不少華人的需求,包括支持SHSAT、增設天才班、反對緬街巴士專線、為小商家爭取低息貸款、支持警察等。
王能是此次競選中最受警方支持的參選人,他獲得警監工會、警探工會和警察工會的第一背書等。他反對削減警費和現行的保釋制度,他認為社區需要更多警力,把罪犯繩之以法。疫情期,緬街上的攤販如雨後春筍。王能表示,這是法拉盛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些攤販不僅阻礙人行道,還對納稅和交房租的商家不公平。他提出凍漲地稅和減少市府罰單的建議,幫助小商家減負。
他支持法拉盛河濱特別土地開發案,認為此案將帶來數千份工作機會,助法拉盛走出疫情陰影。

楊愛倫 Ellen Young
楊愛倫 Ellen Young
在台灣成長的楊愛倫於1977年移民美國,在2007年成為紐約首位亞裔女州眾議員,她還是皇后區首位亞裔女輔警,是不少華裔女性的榜樣。
楊愛倫在2018年被聘為州眾議員金兌錫辦公室的高級顧問,此次競選她獲得金兌錫的背書。
但金兌錫堅定支持緬街巴士專線,而楊愛倫強烈反對該專線。她在4月主辦了一次集會,痛批市交通局罔顧民意,並建議該專線改為工作日上午7點至10點、下午4點至7點的高峰時期實施。此外,金兌錫支持削減警費,而楊愛倫認為政府應給警方提供所需的資源,在仇恨罪頻發的地區及地鐵站增派警力。
楊愛倫還獲得州參議員劉醇逸、市議員陳倩雯、知名偵探李昌鈺博士、退休法官陳翠芳和伍元天、前台灣會館理事長方秀蓉等人的背書。她的政綱也符合許多華人的訴求,包括支持SHSAT、為小商家提供救濟、爭取老年公寓、擴大耆老的醫療保健選擇和送餐計劃等。關於新冠疫苗,楊愛倫說,法拉盛比其他地區更晚開設大規模疫苗站,當地耆老難以接種疫苗的窘境促使她決定參選。她承諾為法拉盛的醫院、醫療中心和非牟利社區組織爭取資源。

米蘭達 Anthony Miranda
米蘭達 Anthony Miranda
退休市警沙展、全美西語裔警察協會主席米蘭達是此次競選中唯一的非亞裔,也是唯一出生在美國的參選人,他在去年參選皇后區長特殊選舉時,才被法拉盛華人社區所認識。
米蘭達認為社區長期遭受警方逮捕和傳票配額制的滋擾,他呼籲提高警方執法的透明度,打擊警方濫用職權和過度執法。他建議政府設立獨立特別檢察官,負責調查所有警察虐待、不當行為和警察造成死亡的案件。
他支持非暴力或輕罪的嫌犯無保釋金獲釋,並反對大規模監禁。他指出,只靠監禁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應通過社區合作、教育項目、戒毒和心理治療、與受害人調解等方式,防止嫌犯再次入獄。
米蘭達還支持大麻合法化,他的競選網站寫道,「上癮應該被視為一種疾病,而不是犯罪。」他建議政府增設康復項目,並與執法部門合作,幫助吸毒者擺脫毒品,而不是逮捕他們,這些項目的費用比監獄、法庭等相關費用便宜不少。在教育方面,米蘭達認為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不應該是特殊高中的唯一招生標準,他支持把學生成績、教師推薦、課外活動等方面納入該標準。他稱,雖然非裔和西語裔學生佔市立中學的67%,但其中只有10%能被特殊高中錄取,他致力於推進公平的教育機會。
關於交通,米蘭達建議把地鐵和巴士票價降低至1.5元,並把大都會捷運局(MTA)的管理權從州府手中奪回。在商業方面,他計劃推動法案,簡化商家申請各級政府補助金及政府合約的過程。

羅銘康 Ming-Kang LowMarte
羅銘康 Ming-Kang LowMarte
羅銘康是所有參選人中最神秘的,因為他鮮少出現在僑團活動,沒有參加競選論壇,也無競選網站,他的政綱選民無從而知。他曾通過本報專訪稱自己不看重競選結果,希望通過參選提高更多人的社會責任感。
羅銘康58歲,出生於老撾,在台灣讀書,從1987年起生活在法拉盛。他反對緬街巴士專線,憑藉多年地產經紀的經驗,他認為法拉盛市中心的房地產租金和地稅很高,商家不僅沒得到相應的資源,還被巴士專線遏制發展。在教育方面,擔任特殊教育助教逾10年的羅銘康稱,特殊兒童長期被忽略,不少父母把他們藏起來,擔心他們接觸大眾。
若當選,他計劃每半年辦一次園遊會,增進特殊兒童和大眾彼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