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銘康今年58歲,祖籍廣東梅縣,1987年從臺灣移民來美。他出生於寮國,他的父母在抗日戰爭期間從梅縣輾轉逃難到那裡,他12歲時從寮國移民到臺灣,在臺灣受教育,畢業於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他表示,自己的專業正是防疫,希望通過自己的所學為紐約市的防疫出謀劃策及做貢獻。
羅銘康從臺灣移民來美後,主要從事地產經紀。他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參選更多地服務社區,並喚醒更多人的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他反對法拉盛公車專用道,但認為只是抗議、集會沒有用,應該與市政府協商,看可否把公車道的時間調整為工作日的非高峰時間,在週末和平時早上7點到10點,下午4點到7點實施,既方便公交車通行,也方便民眾購物。
他認為現在7天24小時的實施公車道是「殺雞取卵」,「如果7天24小時實施的話,以後民眾就不來法拉盛中心區消費了,這樣中心區就會變蕭條,而中心區的房地產卻租金、地稅卻最高,這樣商家倒閉會更多。另外,紐約市50%的預算,是從這些小商家所納的稅收而來,如果商家無法生存,政府財政收入也沒有了來源。」
在教育方面,他表示,自己維護特殊高中入學考試,也經常在工作中緩解家長焦慮;現在因財政缺錢,教育經費也被削減了30%~40%,他當選後,定會在教育經費上爭取。
目前羅銘康的名字已列入「紐約市選舉財務委員會」,他目前正在徵集提名聯署,向法拉盛市議員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