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3日),中国对拜登表示祝贺,成为最晚祝贺其胜选的世界大国之一。然而,拜登上台后,在处理对华贸易、技术与安全的冲突上,政策变化可能不大。

图为2019年7月30日,中美经贸磋商在上海举行之前,两国国旗在外滩附近飘扬。(图片来源:路透社资料图)

美联社11月13日报道,中国和俄罗斯并未如其他大国在上周末对拜登表示祝贺。拜登和副总统竞选伙伴贺锦丽获得了足够的选举人票,致总统特朗普无法连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向拜登和贺锦丽表示祝贺,称“尊重美国人民的选择”。

近日,美中关系已跌落至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为压制北京的技术发展和贸易顺差发起关税战,对中国问题及间谍活动指控不断,并在新冠疫情、香港问题及控制权上升级紧张局势。

特朗普称中国为安全威胁,并对中国公司实行出口限制和其他制裁。周四(12日),他发布一项命令加大了制裁力度,禁止美国人投资由中国军方所有或控制的公司发行的证券。

政策预测人员曾表示,即使失去连任机会,特朗普也可能会在1月20日正式卸任前对北京进一步施压。

政治分析人士预计,拜登将尝试与北京在气候变化、问题、问题和新冠肺炎应对方面恢复合作。他们表示,拜登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更为传统,更可预测的政策。

然而,也有经济学家和政治分析家预计,拜登政府对北京在贸易、、间谍和技术盗窃上指控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对华强硬立场在整个美国政治圈都得到了广泛支持。”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路易斯·库伊斯(Louis Kuijs)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拜登自己的声明和政策计划已表明,他将继续努力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吸引制造业回流。”

一些预测家认为,与拒绝多边主义的特朗普相比,拜登可能会转而寻求与其他发达国家形成联盟以对中国施压。

另一方面,一些中国贸易专家表示,北京可能会尝试重新谈判于今年1月签署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是结束贸易战的第一步。该贸易协议规定,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购买,美方则推迟进一步提高关税的政策。

库伊斯表示,针对贸易协定的重新谈判可能会符合拜登政府所期望的“更具战略性,更长期的政策方向”,但继竞选期间拜登发表对华“强硬措辞”之后,他“表面上不可能‘缓和’对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