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街上的地攤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顧雅明表示,已有許多人投訴地攤擋道,並影響正規商店做生意。

為幫助商家度過疫情難關,市議員顧雅明和州參議員史塔文斯基(Toby Stavisky)於15日舉辦小商家里民大會,邀請市小商業服務局、警局、市交通局、市清潔局、市消費者事務局的代表介紹小商家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市府提供的免費資源。

顧雅明指出,法拉盛緬街上的地攤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已有許多人向他的辦公室投訴這一現象。這些地攤售賣各種生活用品,影響當地正規商店的生意,商店業主還需要交房租,經濟壓力很大。此外,還有不少行人抱怨地攤擋路,讓原本人流量很大的緬街更加擁擠,在緬街保持社交距離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他呼籲市府盡快行動,處理這些問題。

市警109分局局長夏因(Keith Shine)表示,沒有執照的零售地鐵業主將面臨250至1000元的罰款。立法規定的地攤執照核發數上限僅853張,業者必須把執照放在顯眼的地方。地攤的佔地面積不得超過8呎乘3呎,不能擋住停車咪錶、路燈、郵筒、消防栓和公交候車區,還必須與地鐵站、街道交叉口和車道的出口和入口保持10呎的距離,違反這些規定的業者將面臨50元罰款。

市小商業服務局局長多利斯(Jonnel Doris)指出,全市約50%的商業勞動力出生在國外,當局提供逾200種語言的服務,包括重開指導、網絡研討會、經濟援助等,業者可以致電熱線1(888)727-4692了解詳情。

當局將在24日(周四)舉辦中文網絡研討會,分享實用資訊,預約網址是nycsmallbizcourses.eventbrite.com。當局近期推出線上合規咨詢(Virtual Compliance Consultations),為餐館提供免費的重開指導,並配有中文翻譯,餐館業主能在網站nyc.gov/restaurantreopening參與。

多利斯表示,疫情爆發以來,當局已經向商家提供逾7800萬元的經濟援助,商家可以在網站nyc.gov/financingassistance了解詳情。

此外,當局與80多個社區組織合作,共派發750萬個免費口罩,想要獲得防疫用品的商家可訪問網站nyc.gov/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