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改變的是迪士尼,把「請勿打擾」的牌子改成「房間有人」。
這個微妙的改變旨在提醒客人,新政策要求工作人員每24小時進入房間,沒有例外。過了24小時還掛著牌子,工作人員就會敲門,報上自己的名字後進房。
接著希爾頓也調整「請勿打擾」的規定,清潔工若因掛了「請勿打擾」的牌子而無法進房時,必須從門下塞一張「無法打掃」的卡片,提醒客人若是24小時內清潔工都無法進房,管理人員將檢查房間。
這些政策改變,很可能是2017年10月在拉斯維加斯發生的濫殺案所致,當時兇手帕多克 (Stephen Paddock)在房間門把掛了「請勿打擾」的牌子好幾天,暗藏他偷運進房間的彈藥。
不過律師巴茲 (Stephen Barth)指出,旅館業檢討「請勿打擾」的牌子已有一段時間,因為曾有客人把房間當作甲基安非他命製造廠,也有人買春和進行人口販賣,而賭城血案可能加快改變。
雖然迪士尼和希爾頓的新規定,似乎將終結「請勿打擾」的牌子,但是有個原因將使它不會完全消失,那就是錢。在任何全服務旅館,清潔部門往往人手最多、預算也最高,省下每天打掃房間的花費,有助提升利潤,難怪像喜達屋 (Starwood)等連鎖酒店,會獎勵婉拒打掃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