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普有时候比科研本身都难,想给孩子们讲明白宇宙学是怎么回事,真不是一两句话那么简单。在《给孩子讲宇宙》这本书中,科学家李淼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将读者带回了那些伟大天才的思考现场:跟亚里士多德一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形状,和古埃及科学家一起用太阳光测量地球周长,随美国天文学家一起用电磁波证实宇宙起源,用这种切入方式先培养小读者的兴趣,再循序渐进地做知识传递。
求知路上最大的敌人往往是畏难,最好的动力则是兴趣。在小读者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这本书在尽力拉伸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感受神秘又迷人的宇宙,惊叹于造物的神奇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虽然是一本面向孩子的读物,却因为作者国内顶尖物理学家的身份,也生动诠释了“厚积薄发”四字。
李淼的简介中提到,他的超弦理论研究具有国际影响,这几乎让人立刻想起《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没错,其实网上已经有人给他戴上了“中国谢耳朵”的帽子。很多人也是因为谢耳朵才去百度什么是弦和弦理论,而不是真的要去了解“试图统一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物质的最基本作用单位”这种推人三里之外的物理概念,这正是知识传播的迷人之处。
掌握了知识传播奥秘的李淼,成为网红几乎是必然。他是国内顶尖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诗人,直言“文学才是真爱”,曾在两年内写了200多首诗歌,作品收入《2012中国诗歌年选》;他还是微博上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大V。近些年,他以科普作家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陆续推出《给孩子讲量子力学》《给孩子讲宇宙》,并在酝酿“给孩子的物理学”系列的第三本,就是《给孩子讲相对论》,在青少年群体和家长中“收割”大批粉丝。怎么调度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爱上高深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