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山與劉林劍虹昨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將紐約三大華社定義為重災區。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紐約華人社區及華社經濟日益遭遇重創,且情形日趨嚴峻。昨日,民主黨地區黨代表于金山和劉林劍虹在紐約中華公所舉辦記者會,呼籲市府、州府及聯邦政府重視紐約華社自疫情發生以來所遭遇的重創,呼籲政府將包括華埠、法拉盛以及日落公園在內的紐約三大華人社區定位為「經濟重災區(Economically Distressed Areas,EDA)」,繼而為華社經濟恢復爭取所需的政府援助。

劉林劍虹表示,儘管華人在美國的歷史已有逾百年,但當疫情發生後,仍像外人一樣被許多其他族裔避之而不及,使得華社小商業經濟遭遇重創,營業額下降率達六至八成。

而儘管市長日前提出了無息貸款舉措,包括維樂貴絲(Nydia Velazquez)等多名國會眾議員亦爭取到了70億元的聯邦貸款,劉林劍虹則指出,這些對於諸如尚未從911恐襲中恢復的華埠而言並不夠。強調沉重的經濟壓力讓許多小商家已無力再貸款,因為貸款最終仍需償還,久而久之恐釀成一場災難。

根據紐約州相關規定,位於紐約州內的特定地理區域(比如城市或縣),但凡遭遇與失業或個人收入相關的嚴重經濟困境,即可被定義為「經濟重災區」。根據2009年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ARRA)》相關規定,聯邦政府在進行符合該法案要求的撥款項目選擇時,須考慮的優先條件之一便是,該項目是否位於一個「經濟重災區」。

而成為「經濟重災區」,則須滿足以下之一的先決條件:首先,在過去24個月的時間裡,平均失業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至少1%;其次,人均或個人收入低於全國水平的80%。

針對華社的定義資格,劉林劍虹指出,紐約華人社區早自1月起便開始受到新冠肺炎所帶來的經濟和文化衝擊,受到的影響遠比其他社區更久,加之是次疫情尚難以定奪何時會結束,故可判斷是次疫情對華社的影響遠比以往任何災情更嚴重。
介於此,劉林劍虹與于金山呼籲政府將包括位於曼哈頓的華埠、位於皇后區的法拉盛,以及位於布碌崙的日落公園在內的三大華人社區定義為「經濟重災區」。與此同時,無論是貸款亦或撥款,呼籲市府、州府以及聯邦政府能給予華社切實的幫助。

于金山提議各級政府就相關援助的申請派專員赴社區提供服務,而中華公所則願意為相關服務提供免費場所。他表示,經濟重災區需要各級政府即刻予以援助。早在911時期,政府在將世貿中心附近定義為經濟重災區後,曾予以附近商戶許多補助,但因鮮有了解,很少有華人商戶拿到這些補助。冀此次能夠為華社爭取到應有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