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的里克斯岛(Rikers Island)旧型大监狱,夹在布朗克斯及皇后区中间,曾是军事训练基地,后成为垃圾堆填区,更于 1932 年开放第一座监狱。
(综合报导)纽约贵为国际大都会,到处都是耸立的高楼大厦。但这些摩天大楼背后,还有一个凡人无法触及的岛屿,里面住著上千名囚犯。去年 10 月,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为改善囚犯的居住环境,决定重新构建能够融入社区,伫立高楼之中的监狱大厦。然而,为何该计划推出后,迎来了巨大争议及反响?
散落在城市里的新型监狱
现有位于东河的里克斯岛(Rikers Island)旧型大监狱,夹在布朗克斯及皇后区中间,曾是军事训练基地,后成为垃圾堆填区,更于 1932 年开放第一座监狱。起初该监狱只关押 2,200 人,后不断扩建,90 年代更一度关押多达 20,000 人,现容纳 7,000 人。前州首席法官 Jonathan Lippman 曾于 2017 年带领独立委员会调查该市的司法系统,他形容大型监狱为「一座集体监禁的模型,沾污所有触及的东西」。
白思豪早前表示,欲全面改革纽约的刑事司法系统。他计划于纽约 4 大地区:曼克顿、布鲁克林、皇后区及布朗克斯(Bronx)分别建造 4 座新监狱大楼。项目非常庞大,首先须将囚犯人数降低至 3,300 人,再耗资 87 亿美元(约 680 亿港元)建造新监狱,估计于 2026 年完工后,方可完全关闭旧监狱。
刑事司法部门主任 Elizabeth Glazer 形容:「这是一个去监禁化(decarceration)的计划。我们对于惩罚目的、对待人的方式、警官及监禁之间关系的看法有所改变。」她表示过去 6 年,纽约监狱人口减少 40%,犯罪率亦有所降低,成为美国最安全且囚犯最少的城市。
居民拒绝为新监狱买单
居民反而认为废除岛上的旧监狱便可,无需特意建造新的监狱。非政府组织 No New Jails 成员 Sophia Gurulé 说:「你无法重新定义监狱。因为监狱本身就是为了去人性化(dehumanise)而建。」唐人街组织联成公所(Lin Sing Association)则提议,将里克斯岛改造成综合设施,包括医护设施、运动场所、工作培训中心、耕种区等等。
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犯罪学系教授 Yvonne Jewkes 亦提出忧虑:「对囚犯来说,私隐和活动自由是最重要的两件事。」她表示,高楼的占地面积小,囚犯没有足够活动空间,且生活空间密集,带来私隐问题。她以芝加哥都市惩教中心(Metropolitan Correctional Center)为例,该中心 28 层高,呈三角形,耸立于城市中间,窗口只得 5 吋阔,开放空间则只有楼顶的运动场,突显出在现代城市里堆叠囚犯的残暴性。
目前,非牟利建筑和城市规划组织 Van Alen Institute 负责设计更健康且人性化的监狱基础设施。组织主任 Jessica Lax 解释:「里克斯岛在设计上并不方便,律师和家人难以前往之余,好些拘留者甚至因为进出岛屿非常麻烦而不愿上庭。」加上河流飘来阵阵腐烂和尿臭味,夜晚又从隔壁传来嘈杂声音,居住环境极不理想。
该组织认同「去监狱化」的构思,但认为应该侧重于靠近法庭、简化司法程序、更容易与律师接触及更完善的释囚服务。另外,此类设施应同为囚犯和当地居民使用,以增加社区联系和减少对监狱的排挤。Jewkes 说:「社会倾向将囚犯变成危险的『其他人』,监狱充满神秘感。我们应该将监狱变成社区的一部分,通过与其他设施合并,有助打破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