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華府和北京之間的脆弱關係,令中國學生的入學數字急劇減少,對於紐約的大學來說,無論是在學術文化,甚至財務等各方面均受影響。
據《新聞日報》(Newsday)報道,據去年統計數據,美國有多達1/3的海外大學生來自中國,人數達到36萬3314人。但是,相比2012至13年的逾兩成增長,這兩年已見明顯放緩。
根據紐約市維權組織「國際教育研究所」指出,2017至18學年內,隨著特朗普總統開始對中國和移民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自中國的海外生增幅僅3.6%。此外,全國540間大學之中,有近一半去年也錄得中國學生跌幅,更有八成學校對情況加劇表示擔憂。
來自北京的石溪大學物理系大三學生張佳祖(Jiazu Zhang,音譯)表示,「以前在中國的留學生100%是到美國,但現在也有人去英國、新西蘭和其他國家。」他說,國際新聞令人感到不安,尤其是家長的反應更大。
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5月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60%大學把國際學生人數減少,歸咎於「社會和政治環境」及不受歡迎的感覺;其他因素則包括中美貿易戰、擔心移民被騷擾,以及校園大規模槍擊事件。
在紐約州立大學(SUNY)內,來自中國的學生人數從2014年的6576人,上升至2017年的7206人,但去年則減少至7015人(今年收生數據暫未公布)。單是石溪大學,來自中國的新生從645人減少至567人;而且自2016年以來,研究生人數也急劇下降。總體而言,石溪大學於2016年有2403名中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去年不升反跌只有2378人;其中研究生更由2015年的1004人,減至去年只有796人。
石溪大學今年盡力扭轉情況,令中國學生總數增加到2497人。學校發言人謝普羅表示,「中美緊張貿易關係一直未能化解,但通過戰略性投資和努力,我們今年能夠增加中國學生的入學率。
專家指出,常春藤盟校和其他頂級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跌幅,已經低於一般公立大學。紐約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全國排名第10位,而哥倫比亞大學則排名第8位。兩校均表示,未見中國學生有減少跡象。
紐約州立大學有約三成的海外生也是來自中國,發言人指出,「擁有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讓我們了解不同觀點並體驗其他文化,令所有人都受益。
我們的校園通過積極吸引本地、全國和全球的學生,努力為世界縮影。
當然,除了文化交流之外,國際學生也成為大學的重要收入來源。石溪大學的州內學費為7070元,相比州外學費為2萬2740元,加上食宿和其他費用,一位州外學生每年支付近4萬3000元。至於紐約州立大學估計,外國學生帶來的經濟收益每年達6億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