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纽约 加州 康州 华盛顿 弗吉尼亚 宾州 新泽西 马萨诸塞 马里兰 佛罗里达 更多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阿利桑那 阿肯色 科罗拉多 怀俄明 威斯康辛 西弗吉尼亚 佛蒙特 犹他 得克萨斯 田纳西 南达科他 南卡罗来纳 罗得岛 俄勒冈 俄克拉荷马 俄亥俄 北达科他 北卡罗来纳 新墨西哥 新罕布什尔 内华达 内布拉斯加 蒙大拿 密苏里 密西西比 明尼苏达 密歇根 缅因 路易斯安那 肯塔基 堪萨斯 爱荷华 印第安纳 伊利诺斯 爱达荷 夏威夷 乔治亚 德拉瓦 哥伦比亚特区 (首都: 华盛顿DC) 关岛 北马里亚那群岛 (首府: 塞班岛) 波多黎各自由邦 美属维吾尔京群岛
北美传统唐人街正走在消失?
[ 编辑:usahrsh | 时间:2017-11-29 07:28:45 ]

分享:      
2月5日,纽约唐人街举行中国春节游行。图为游行者在表演中国传统舞龙。

2月5日,纽约唐人街举行中国春节游行。图为游行者在表演中国传统舞龙。 资料图/中新社

  唐人街曾有过鼎盛的时候,既是华人聚集生活的地方,是远离祖国和祖籍国的华人心灵的寄托,也是白人猎奇的地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唐人街好像一直在走向衰落……

  华人在世界各地迁移的过程中,曾以聚落、组建华人社会来应对不被同化甚至是种族偏见。但在今天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大城市中,这一策略是否还能够延续?

  当然,“哪里都买不到唐人街上那么好的新鲜鱼、肉和蔬菜,而要想吃到正宗的火锅和饺子则非去这里不可……”也有人这样说。

  从唐人街能看到中国的过去

  【侨报讯】1852年,美国历史学家在调查报告中惊奇地记录了一则见闻:每逢春秋两季,生活在纽约的华人们竞相抬着烤好的猪羊,列队前往公墓祭拜祖先,他们先是要放一长串鞭炮,然后焚烧一些奇怪的纸片,完成一系列神秘而复杂的礼仪后,祭祀完毕,人们依旧抬着猪羊,列队返回唐人街,然后开怀畅饮,分享祭祀过祖先的供品。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27日报道,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纽约唐人街依然保留着许多让本土中国人都感到“惊奇”的习俗。“我的妻子告诉我,无论是在她的家乡浙江,还是在上海,她都从未见过类似的节日习俗,那时我才意识到,透过纽约唐人街,不仅能看到纽约城的过去,或许也能看到中国的过去。”街头摄影师Dimitri Mellos说。

  Dimitri已经拍摄纽约唐人街整整十年了,比和中国妻子认识的时间要长的多。一开始吸引他的是唐人街所呈现出的真实,“它没有像其他街区那样被轻易地‘中产阶级化’,而更接近于老电影、书籍或照片中,旧式纽约城的样子。”尽管从未经历过纽约的旧时代,Dimitri却能从唐人街上找寻一种亲切的“怀旧感”,相比而言,曼哈顿其他的街区则显得过分精致了些,“就像商店消过毒的橱窗”,未免让人感到乏味。

  同如今在法拉盛或布鲁克林等地形成的几个快速发展的华人社区不同,曼哈顿唐人街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更“中国”,也更“纽约”。相比起为了迎合旅游和观光需求的而维系的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小型唐人街,这里也有着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烟火气和真实感。

  而最近,摄影师的镜头中却有了一丝忧伤,他注意到最近几年,唐人街上的许多旧店铺纷纷关张,建筑物也在慢慢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豪华旅馆、小型画廊和咖啡馆。改变悄然发生,唐人街上生活的人也在快速迭代。纽约唐人街这块“文化飞地”,始终都在解构与重塑中向前发展。

黄大仙是盛行于广东、港澳地区的民间信仰。100年来,黄大仙作为一种“文化”也在纽约唐人街落地生根。Dimitri Mellos摄/《中国新闻周刊》
黄大仙是盛行于广东、港澳地区的民间信仰。100年来,黄大仙作为一种“文化”也在纽约唐人街落地生根。Dimitri Mellos摄/《中国新闻周刊》

  老侨老去 正宗唐人街老龄化

  【侨报讯】许多年前,漫步纽约网站上曾出现过一张地图,一个名叫Shawn的人将曼哈顿唐人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叫华埠、正宗唐人街和中国城。这张图也曾在社交网站上引起过共鸣,人们纷纷留言说“So True”。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正宗唐人街是大多数纽约本地人心目中,品尝纽约最好广式点心、烧鸡烧鸭和老火靓汤的地方,百老汇大道以东,坚尼路以南,这里生活着操着广东话、使用繁体字的粤、港、台、南洋早期移民。作为纽约城里的“城中之国”,这里45条街道涵盖了从生到死的所有行业。

  在这里生活的人被称为“老侨”,他们有的人不懂英语,也不懂普通话,三四十年前,他们甚至把不懂台山话的中国人一律归为“外国人”。在正宗唐人街上,能看到数不尽的“堂”与“同乡会”,每当春节到来时,这里便会上演最传统的祭祀、酬神、团聚、拜年、舞龙舞狮等礼俗活动,此外还有古老的神龛和黄大仙庙,这一切在真正的外国人和中国人看来,都显得神秘而精彩,仿佛一部分古老的中国,就这样被永远地冰封在此,像一场现实的梦。

  然而,随着“老侨”们老去,正宗唐人街也面临着老龄化问题。除餐馆、银行和礼品店外,药房、成人日托中心和医生诊所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里距离世贸大厦仅10分钟路程,“9·11”之前,是许多人就餐的首选地,事件后,这里一度萧条,人口减少了10%,但乐观的侨民却认为,唐人街恰位于一个新“金矿”隔壁,因为世贸遗址将是未来北美游人最多的景点。

  相比起说粤语的正宗唐人街而言,中国城则以福州话为“母语”,他们往东“占领”了更多的街区。有人描述这里的福建居民“身份基本已黑,英语基本不懂,生活基本不愁,但在美国的生活目标基本明朗,即挣钱回家。”福州海产、肉燕、线面等风味食品,占据东百老汇街道两侧,有的店铺招牌上没有英文,只有中文,有些还是简体字。

  第三种唐人街,则由第二代、第三代移民组成,这里的人员组成更加多样,在这里能吃到各地中国美食,同时还有宽大高档的公寓住宅,能够提供五星级服务、收费一万美元一个月的养老院,和大部分好学校。住在这个街区的多为收入较好的白领阶层、中上阶层,从生活习惯到个人形象,再到“内在”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家庭观念,都与城市接轨,他们以融入的姿态,隐身在大纽约的城市当中,模糊着文化的边界感。

  华人根脉将延伸到各领域 内化为独特性格

  【侨报讯】芝加哥社会学派认为,文化作为社会过程,将经历从冲突,到顺应再到同化的过程。唐人街并非西方世界中一小块怪异的东方领地,而是生活在一起的两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种族群体,相互交往而又不完全同化时,必然和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事物。曼哈顿唐人街,作为亚洲之外,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区,正是这种文化碰撞的产物。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半个世纪前,林语堂在小说《唐人街》中描述主人公冯老二:爱中国,就好像一个人爱自己的双亲一样,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群众社会,而不是一个国家—— 一个由相同的信仰和相同的风俗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众社会。

  如今,春节已被纽约州定为法定公共假日,每年中秋节,纽约唐人街老字号的龙凤饼商家都会组织数十位师傅日夜赶制月饼,以满足众多华人的节日需求。与此同时,也有超过1/3的美国华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尽管大多数华人基督教徒在宗教信仰上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在观念和行为上不排斥中国的传统仪式。

  研究者认为,“经过一个世纪多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纽约唐人街这块‘文化飞地’为该策略的执行提供了绝佳阵地。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塑造了他们的文化人格,地理上的本土中国与超越地理范畴的文化中国的无法重叠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乡愁,为此大多数华人都要求子女通过进入美国当地的华人学校学中文,甚至将他们送回祖国亲身体认中国传统文化。”

  或许再过几年,唐人街也会随着地价和租金的上涨日渐“中产阶级化”,同其他少数族裔一样成为纽约文化大熔炉中面目雷同的一员,但唐人街作为有弹性的中华社区的代表,其根脉却将一直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为一种独特的性格。“毕竟,哪里都买不到唐人街上那么好的新鲜鱼、肉和蔬菜,而要想吃到正宗的火锅和饺子,则非去这里不可。”Dimitri这样说。

  唐人街终将消失 未来可能仅是一个名称

  【侨报讯】据新闻网站Vocativ报道,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的社区调查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4年,住在曼哈顿中国城的华裔数量从4.7万下跌到了3.8万。

  旅美作家一娴去年在上海观察者网刊文称,越来越多华裔选择搬离唐人街,这个交织着乡愁和希望的地方,如今逐渐淡出华人们的视野,未来甚至可能仅仅是一个名称。由于种种原因,唐人街一直走向衰落,甚至有人预言它终究会消失。

  唐人街曾是很多华人移民来美时最初的落脚地,有的老移民甚至一辈子呆在唐人街,然而,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包括近年来大量增加的华人新移民,却很少选择在此生活,这无助于它的保存发展。

  唐人街的衰落,首先在于它们已经过于陈旧,尤其是多数处在城市的旧区,那种陈旧不是重新粉刷房屋外表就可以改变的,那是一种深深渗进砖缝的弥漫着过去时代气息的陈旧。是以很多华人第二代,只要有能力,都会迁出唐人街,寻找新的、连接时代脉搏跳动的地方定居。富有的华人新移民和中产新移民,更不会选择唐人街作为居住的地方。例如洛杉矶的圣盖博谷、纽约的法拉盛等,已经成为唐人街以外的华人新的聚居地。

  但这种属于过去时代的陈旧气息,并没有影响开发商的兴趣,在房地产投资热潮中,很多开发商大肆投资,购买周边的豪宅以及投资拆除唐人街的楼房,建造酒楼或高级公寓,造成房租房价上涨,令原来的租客(包括居民和小商铺)付不起只好迁走。即使在被认为是保存最好的旧金山唐人街,由于硅谷房地产价格攀升,推动旧金山房价,很多租户也不能幸免迁出。而据旧金山《埃利斯法》(Ellis Act),房主可以赶走那些不愿意搬走的房客,把自己的房子卖个好价钱。

  这种情况在纽约、波士顿、费城都已出现。而这些大量投资的热钱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和中国新移民。这不禁使人想起上世纪旧金山大火后,当时华人大小企业家为保护唐人街,集资买下唐人街很多产业。而现在实力雄厚的新移民投资家,已经不会有保存颓唐的唐人街这种想法,他们投资于唐人街的拆除改造,唐人街每起一幢豪华高楼,就预示着唐人街向衰亡又走了一步。根据人口普查资料,过去十年,纽约唐人街的亚裔人口减少了15%,旧金山唐人街周边地区,亚裔人口减少了23%。洛杉矶市唐人街,早已不复当年的热闹,其他华人较少的城市,例如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唐人街,更是一片萧索。

  与当地界限不明 唐人街也在融入全球化?

  【侨报讯】华裔加拿大人Madeleine Thien 10月24日在上海界面新闻刊文称,唐人街在整个北美建立了一个并行的社会,内含学校、互助会、图书馆和一整套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但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旧金山最古老的唐人街那些鲜艳的外墙由建筑工程师 T Patterson Ross 和AW Burgren设计,中国商人聘请他们二人创造出一个别具异国风情的建筑群来。在《美国华埠:五个社区中人的历史》一书中,记者崔崇尧女士记载了这座名副其实的东方宫堡之城如何“成了中国商人试图改变中国移民聚居区形象而有意为之的东西方交汇的尝试……以及如何一直让它保存下来。”中国商人们想知道:精心的装饰是否会让他们前卫的建筑更具生机,主流社会对于外来者的恐惧是否有所减少?他们有没有可能踏入这些色彩鲜艳的大门,被他们土地上的这个异国世界所吸引?

  在《顺其自然》这部关素俐导演的讲述温哥华唐人街拆迁和遗失的纪录片中,温哥华最大的房地产商鲍勃·伦尼坚持认为“父辈们有过欢乐时光的唐人街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并且表示这座城市必须放眼未来。

  同时,温哥华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华人聚居区,不过其界限却与温哥华本拿比市混淆了起来。原来的唐人街上全是些楼层低矮的商铺,街道也都很窄。但是这个新地方的玻璃摩天大楼、购物商场和许多专门烹饪中国地方菜系的餐厅,无不显示出一个不断变化的全球秩序,只是,这里的主要语言是普通话。

上一篇:千人广场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指挥大姐手舞足蹈
下一篇:纽约猝死华童父母向社团求助
发布评论
称呼: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