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的國家博物館舉行紀念活動,孟昭文與國會亞太裔美國人核心小組(CAPAC)主席趙美心,建築鐵路華工後代合影。孟昭文提供


聯邦國會眾議員孟昭文10日與亞太裔公共事務聯盟會長王曉薇,法拉盛緬街圖書館長曾陽,副館長邱辛曄等在法拉盛紀念華工建成第一條橫貫美國的太平洋鐵路竣工150周年圖片展活動 。孟昭文宣布早上在華盛頓的國家博物館舉行紀念活動,國會通過決議,肯定數以12,000名華工在150年前建築太平洋鐵路作出的貢獻,同時美國郵政署(USPS)將在月底前宣布發行紀念郵票,其中有華工為主題的郵票。

孟昭文形容國會的決議,不但是華人社會的勝利,而是還美國美國歷史真相,讓所有人對150多年前,美國太平洋鐵路公司由中國廣東省招募數以萬計,大部分是粵籍勞工來到加州,猶他州,在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地勢險峻的高山和沙漠,用血汗建成第一條由三藩市到紐約貫穿美國東西兩岸的鐵路,1,200多名華工犧牲換來了東西岸移民潮加快,加速美國經濟發展。孟昭文說,在鐵路建成級很短時間內,提出的排華法案,華工付出的血汗和犧牲,在不公平的法案成了一頁空白。

紀念華工建鐵路填補歷史空白一頁

美國出生,成長的孟昭文遺憾的說,華工建築太平洋鐵路的的歷史,她與在美國讀書的學生同樣因為,歷史教科書對這段真實的歷史幾乎是空白,沒法對這段真實的歷史認識,到她從政之後,接觸大量華工的後裔和圖片等,在國會與亞裔民意代表及不少議員發起連署,要求把華工建築太平洋鐵路的真實歷史還原,肯定當年建築鐵路付出血汗和不半犧牲的華工的貢獻。
孟昭文特別強調,紀念太平洋鐵路建成150周年的最重要意義是,讓所有美國人,年青一代對華工建築鐵路作出的貢獻有正確的認識。
法拉盛圖書館長曾陽指出,在緬街分館地下層展出的100多張紀錄150年前太平洋鐵路建築的照片,鏡頭真實的紀錄了華工在堅硬的花崗岩的萬丈懸崖一寸一吋開鑿隧道,她說,一幅繪華工用鐵索拉動重型機器的照片,當時華工的艱苦工作條件,不言而諭。
亞太裔公共事務聯盟會長王曉薇表示,今年是協會第三年舉辦紀念華工建成第一條橫貫美國的太平洋鐵路竣工150周年圖片展活動。這些珍貴的歷史圖片,收藏在史坦福大學圖書館等,內容經過對後修正。
王曉薇特別強調,通過圖片展的教育作用,讓年青一代對華工建築太平洋鐵路,華人移民為美國的建作出貢獻的一頁歷史有更深的認識。並且使亞太裔匯成一股力量,共同爭取權益,提升社會地位。

孟昭文把國會通過舉辦紀念華工建成第一條橫貫美國的太平洋鐵路竣工150年活動的決議副本交給王曉薇。

一幅繪華工用鐵索拉動重型機器的照片,當時華工的艱苦工作條件,不言而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