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政府據報正積極與社會安全局合作,利用社交媒體調查申領殘疾津貼人士,有否欺詐福利。 Fiscal Times圖片
聯邦政府據報正積極與社會安全局合作,利用社交媒體調查申領殘疾津貼人士,有否欺詐福利。 Fiscal Times圖片


正在使用或者有意申請聯邦殘疾福利、而又活躍於社交網站的人士注意了,政府據報正積極與社安局合作,利用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調查申領殘疾津貼人士有否欺詐福利。

《紐約時報》報道,社安局去年向國會呈交的預算申請中表示,會研究是否擴大利用社交媒體,判斷申領人是否符合領取殘障津貼的資格,以便「提高計劃完整性和加快識別欺詐行為」。有政府官員透露,白宮接獲社安局預算申請後,一直積極與社安局共同充實有關計劃,認為社交媒體能夠提供大量申領人的背景資料。
報道引用打高爾夫球照片為例,國民如果因背傷申領津貼,但又在臉書上載打高爾夫球的照片,有關照片便會被當作申領人傷勢沒有致殘的證據。
部分國會議員,包括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蘭克福德(James Lankford),以及部分保守派團體如傳統基金會等均支持有關做法,認為有助防止向有工作能力的民眾發放殘疾福利金。
不過殘疾人士權益分子認為,以社交媒體資料來判斷國民有否騙取津貼的做法十分危險,強調國民在社交媒體發布的照片,不能當作衡量申領人當前狀況的可靠證據。
維權組織殘疾人士聯合會主席、律師埃克曼表示,很難確定社交媒體照片在何時拍攝,「國民上月在網上張貼打高爾夫球或釣魚的照片,不代表有關活動在上月進行」。另外,國民普遍傾向分享他們開心或健康的照片,而非坐在輪椅或身在病榻的照片。不過有律師表示,他們已經提醒殘障福利申領人注意,社會安全局可能有「些微」機會,在申領人的臉書、推特等帳戶搜集資料。
全美目前有超過1000萬名國民領取社安殘障津貼,涉及金額每月超過110億元。審查人員不會例行查看申領人的社交媒體,但會把可疑個案轉交社安局監察長,社安局其後可能聯同州和地方執法部門進行欺詐調查,包括利用社交媒體資料確證其他訊息來源。
特朗普2016年競逐總統時,曾經承諾不削減社安殘障津貼,但強調會打擊各種騙取福利金的行為。不過聯邦政府在過去2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都有提出削減有逾60年歷史的殘障津貼。特朗普會在11日公布2020年預算提案,這個預算藍圖除了是他在新一個財年議程的指南,外界預料內容會包括他打擊詐騙福利的多個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