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隨即踏入新一年,紐約市內最低工資的一群將迎來好開始:最低時薪將會提高至15元。在租金及生活水平日益上漲的紐約市,這對於為生活而苦苦掙扎的低下階段而言,絕對是個天大喜訊;但站在僱主的立場,他們將不得不面對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重擔。
據WABC報道,於2018年的最後一天,紐約市將會實施15元最低時薪,新規將適用於快餐員工人或11名員工以上的公司。
70歲的布碌崙雜貨店全職員工阿馬多爾說,目前13元時薪難以養活家人,每月只有2500元──而且幾乎一半也用於支付租金,但要照顧4名年齡介乎3至15歲的孩子,令他感到生活艱難。他通過西班牙語翻譯向記者說,在這個地鐵月票也要121元的城市生活,即使時薪增加2元,也足以讓他舒一口氣,甚至可以儲一些應急錢。
可是,對於洗衣店老闆林先生(Sam Lam)來說,這將令經營成本繼續提高。他指出,這是自2013年以來,當時7.25元最低工資的第6次上漲。
在皇后區經營兩間洗衣店的林先生表示,他將會通過減少加班、削減公司午餐和假日獎金等小額津貼,以平衡公司財務。由於目前每間店的人員不足11人,因此員工的最低工資將先於明年由12元增至13.5元,然後於2020年增至15元。
紐約市長島郊區的最低工資也將於年底從11元增至12元,並於2021年達到15元。此外,州內其他地區也將增加70美分,至11.1元,並於未來數年分階段提高。
研究工資上漲對經濟影響的華盛頓大學教授維格多認為,目前的最低工資水平既不會損害到企業的核心,但也沒有對低收入員工帶來重大幫助。他引述研究指出,在收入增加的同時,低收入階層的生活開支也同時提高。
但對於低收入人士來說,在學者眼中微不足道的加薪,已足以為生活帶來改善。56歲兼職快餐店員工卡布拉爾說,已計劃好為孫兒買禮物,又或者為女兒分擔部分大學費用。她說,「我終於可以紓緩一些壓力,對生命感到希望。」
州官員估計,在紐約市全面實施時,將有超過90萬人獲得每小時15元時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