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頌雅演奏《高山流水》。2018紐約中國器樂國際比賽音樂會7日在視光學院劇場舉行,在比賽中獲獎的中美樂手為觀眾獻上十幾支優美的中國傳統樂曲,很多獲獎者學琴只有幾年時間,更有一些是非華人樂手,演奏技巧令人驚嘆。但報名參賽的十幾名中國樂手,卻因為美國收緊簽證幾乎全部被拒簽,也成為這次比賽的一個遺憾。
由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和美國神州中樂團聯合舉辦, 紐約古琴研究會、熊雲韻瀟湘古琴院以及紐約七堂協辦的紐約中國器樂國際比賽音樂會至今已經舉辦到第四屆。來自中國大陸,以及美國本土包括紐約,新澤西州,賓州,康州,長島等地的幾十名選手經過周六全天緊張的角逐,11項金獎各歸其主。在目前中美關係緊張,美國縮緊對中國人簽證的情況下,原本報名參賽的十幾名中國大陸選手,最終只有兩人獲得簽證來美參賽。幸而比賽的總體水準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昨日獲獎音樂會上,獲獎選手們獻上的《酒狂》、《高山流水》、《瀏陽河》等古今名曲令觀眾為之沉醉。
學古琴助鍛鍊全方位思維
獲得古琴金獎的陳宇粒是長島Adelphi大學工商管理系研究生,雖然在中國時就已經對古琴感興趣,但2016年來到美國後才開始學琴。他說中國民樂在美國是小眾藝術,因而也更容易得到跟名師學藝的機會。陳宇粒說他平日的商科學習講求理性精準的思維,而古琴雖有譜可依,但規則是可以打破的給出樂手很大的發揮餘地,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學習古琴對鍛鍊他的全方位思維很有幫助。
古箏銀獎獲得者沈頌雅(Sonya Hammer)是美國白人,來自賓州,今年還在讀高中。她說幾年前她去上海旅行,見到樂器店裡的古箏覺得這種樂器好美,回家後就央求父母給她買琴。當時她已經在學習鋼琴、笛子等多種樂器,父母對她又要多學一種感到吃驚,但還是很支持。三年前沈頌雅開始學琴,最初只是跟著網上的視頻自己練,後來專門請了老師。她說不知自己今後是否會專業演奏古箏,但進入大學後肯定還是會接著彈琴的。
非華人學古箏反易入門
比賽評委之一、王君玲古箏演藝學院校長王君玲說,在美國很多華人家庭為了讓孩子多接觸中國文化會送孩子來學古箏,但相對來說,前來學習古箏的非華人反而入門更快,其一是因為這些非華人孩子完全是出於自身興趣來學,另外他們從小就有機會接觸的多種樂器,樂理基礎也比較強。
本次大賽的執行主席、神州中樂團團長陳濤表示, 紐約中國器樂國際比賽經過四年連續不斷的努力已經漸漸成為一個品牌性的國際比賽,雖然今年美中關係的新局面給中國大陸的參賽選手增加了很多困難, 但由於美國本地眾多選手的參賽, 使本次的比賽得以圓滿成功的舉辦。 他也期望美中關係盡快恢復正常, 今後可以有更多的中國大陸的選手可以來美參賽。 本次比賽的副主席、視光學院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陳潔表示,希望借助國際比賽、音樂會這樣一個平台,讓世界各地對於中國的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沈頌雅演奏《高山流水》。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2018紐約中國器樂國際比賽音樂會7日在視光學院劇場舉行,在比賽中獲獎的中美樂手為觀眾獻上十幾支優美的中國傳統樂曲,很多獲獎者學琴只有幾年時間,更有一些是非華人樂手,演奏技巧令人驚嘆。但報名參賽的十幾名中國樂手,卻因為美國收緊簽證幾乎全部被拒簽,也成為這次比賽的一個遺憾。
由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和美國神州中樂團聯合舉辦, 紐約古琴研究會、熊雲韻瀟湘古琴院以及紐約七堂協辦的紐約中國器樂國際比賽音樂會至今已經舉辦到第四屆。來自中國大陸,以及美國本土包括紐約,新澤西州,賓州,康州,長島等地的幾十名選手經過周六全天緊張的角逐,11項金獎各歸其主。在目前中美關係緊張,美國縮緊對中國人簽證的情況下,原本報名參賽的十幾名中國大陸選手,最終只有兩人獲得簽證來美參賽。幸而比賽的總體水準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昨日獲獎音樂會上,獲獎選手們獻上的《酒狂》、《高山流水》、《瀏陽河》等古今名曲令觀眾為之沉醉。
學古琴助鍛鍊全方位思維
獲得古琴金獎的陳宇粒是長島Adelphi大學工商管理系研究生,雖然在中國時就已經對古琴感興趣,但2016年來到美國後才開始學琴。他說中國民樂在美國是小眾藝術,因而也更容易得到跟名師學藝的機會。陳宇粒說他平日的商科學習講求理性精準的思維,而古琴雖有譜可依,但規則是可以打破的給出樂手很大的發揮餘地,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學習古琴對鍛鍊他的全方位思維很有幫助。
古箏銀獎獲得者沈頌雅(Sonya Hammer)是美國白人,來自賓州,今年還在讀高中。她說幾年前她去上海旅行,見到樂器店裡的古箏覺得這種樂器好美,回家後就央求父母給她買琴。當時她已經在學習鋼琴、笛子等多種樂器,父母對她又要多學一種感到吃驚,但還是很支持。三年前沈頌雅開始學琴,最初只是跟著網上的視頻自己練,後來專門請了老師。她說不知自己今後是否會專業演奏古箏,但進入大學後肯定還是會接著彈琴的。
非華人學古箏反易入門
比賽評委之一、王君玲古箏演藝學院校長王君玲說,在美國很多華人家庭為了讓孩子多接觸中國文化會送孩子來學古箏,但相對來說,前來學習古箏的非華人反而入門更快,其一是因為這些非華人孩子完全是出於自身興趣來學,另外他們從小就有機會接觸的多種樂器,樂理基礎也比較強。
本次大賽的執行主席、神州中樂團團長陳濤表示, 紐約中國器樂國際比賽經過四年連續不斷的努力已經漸漸成為一個品牌性的國際比賽,雖然今年美中關係的新局面給中國大陸的參賽選手增加了很多困難, 但由於美國本地眾多選手的參賽, 使本次的比賽得以圓滿成功的舉辦。 他也期望美中關係盡快恢復正常, 今後可以有更多的中國大陸的選手可以來美參賽。 本次比賽的副主席、視光學院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陳潔表示,希望借助國際比賽、音樂會這樣一個平台,讓世界各地對於中國的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