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幣近期持續走弱,引發市場關注。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出面信心喊話表示,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幣大幅貶值,根據他的研究和判斷,目前人民幣不會「破7」。

人民幣兌美元上周五盤中一度大貶逾660個基點,離「破7」又更近一步,在岸市場最終收在6.8620。當晚,人行即出手,宣布自6日起,將遠期售匯外匯風險準備金從0上調至20%。

人行此舉將推升做空人民幣的成本,消息一公布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立即上漲逾500個基點,從6.89跳漲到6.84。

盛松成5日接受「經濟觀察報」訪問時表示,實際情況是,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幣大幅貶值;亦不存在所謂的均衡匯率,這是個事後的概念。近兩年持續研究和分析判斷匯率走勢的他認為,目前人民幣不會「破7」,因其是一個心理關口。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自4月初的6.27一路貶至8月初的6.88,貶幅逾9.7%。盛松成認為,匯率貶值會帶來很多問題。一是資本外流壓力增大,二是淨出口對中國經濟成長貢獻十分有限。

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淨出口分別拉動中國GDP增速4.1、2.2和0.6個百分點,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並不高,中國沒有必要透過人民幣貶值促進出口來拉動經濟。

盛松成說,「透過貶值促進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雖然短期內有可能獲得價格優勢,但不利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也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穩定金融,但未提及人民幣匯率,說明北京決策者對人民幣匯率暫時持有開放的態度。而且提及的穩外貿,恰好是市場推動匯率走低後的附帶結果。未來匯率應該會繼續比較自由波動,但是較大的波動,比如低於7的關口,可能會引起政策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