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軍在大唐小麵店裡。
于洪軍在大唐小麵店裡。

去年剛剛從中國大陸來到紐約的于洪軍從未想到在這個美食之都開一 家中餐館能這麼難。雖然是新移民, 但他畢竟在中國經營自己的連鎖餐館和食品公司,有經驗豐富, 又將地址選在沒有語言障礙的華埠,照理一切都該順理成章。 但他今年二月剛剛開業的重慶麵館 ”大唐小麵“如今卻陷入困境,只能暫時停業進行重新定位。 認識到了文化衝突的厲害,于洪軍也希望尋求本地的合作夥伴, 互相幫扶一起發展。
在中國從事餐飲業多年的于洪軍去年因為要照顧來長島讀高中的女兒 而舉家搬來紐約,一落腳,他就開始琢磨重操舊業, 將自己做得拿手的重慶麵帶到這個美食之都。 于洪軍在華埠找到堅尼路和科西街兩處店面籌備開業。 沒想到剛一開始,無處不在的文化衝突就讓他大吃一驚。
”在中國一家餐館從籌備到開張只要16天就能搞定,在紐約, 我原本以為最慢三個月也能開起來,但政府部門一系列檢查, 預約一次就要好幾個星期,最終下來六個月才搞定, 這期間我還的白付著房租。” 他說。
紐約對餐飲業的複雜要求也讓于洪軍大開眼界, 他意識到想要做到不違規,必須尋求官方指導。 開業前他主動與紐約市衛生局聯繫, 衛生局兩次派出專員來店裡手把手教他如何遵守各種規章, 從貼在收銀機旁的顧客權益須知,到廚房裡的衛生標準,事無巨細。 “他們提供指導完全是免費的,如果是在中國, 表面上說是免費的項目,工作人員也會私底下暗示你給他們好處, 但紐約市衛生局的專員真的一分錢都沒收。” 于洪軍說。
但他很快也發現,衛生局的檢查員也是同樣不遜私情,毫不含糊。 位於堅尼路上的“大唐小麵”一開張就迎來檢查員上門,“ 如果是在中國,這種檢查只要有關係,打個電話就把分數確定了, 根本不用上門。可紐約市衛生局的檢查員,在店裡檢查了兩個小時, 不僅不在這裡吃飯,連口水也沒喝。”他說。對於“大唐小麵” 得到的A級評分,于洪軍說:“如果不是衛生局事先的指導, 肯定拿不到這個成績。”
雖然過了政府關,于洪軍卻迎來了一個更難對付的挑戰, 原本計劃從中國請來的廚師,因為簽證被拒來不了了。 他只好開始在本地培訓廚師,誰知紐約餐館業廚師流動性太大,” 剛培訓好的廚師,說辭職就辭職,你還要照付他工資。 如果是在中國,辭職至少要提前一個月通知雇主, 否則拿不到工資的。“他說。
經過試水後于洪軍才意識到自己在中國積攢的經驗在紐約用起來並不 得心應手,他決定暫時停業調整, 從菜式到經營方法都進行重新定位。 他也希望尋求更熟悉紐約文化的本地餐飲業者作為合作夥伴。 ”現在我明白了,在美國做餐館,最辛苦的不是員工而是老闆。“ 于洪軍說。有意合作者可電郵于洪軍:wnyutong@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