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女士求助亞總會。 張之銘攝
葉女士求助亞總會。 

年僅35歲的華裔男子倪先生於今年2月12日在布碌崙八大道的家中裸身去世,其妻子與兩個年幼的女兒均未能見倪先生最後一面。倪先生的妻子葉女士在獲得倪先生的屍檢報告後,於近日前往亞總會求助。
葉女士於19日前往美國亞總會免費法律諮詢求助,他們夫妻二人分別於十幾年前來到美國,現均有合法身分。夫妻育有一對女兒,但二人平時工作繁忙,4歲的小女兒目前仍在家鄉由祖輩撫養,6歲的大女兒則在史丹頓島由朋友照看。
據葉女士介紹,她平日在外州打工,平均每月回紐約一次。倪先生此前在長島做工,並於去世前不久轉至位於布碌崙家附近的一家餐館打工,卻不幸於12日下午4時意外身亡。葉女士稱,房東當天發覺丈夫屋內一直悄無聲息,遂開門查看。卻驚覺丈夫近乎全身赤裸地躺在地上,沒了氣息。房東連忙報警。警方在趕到現場後,宣布倪先生已死亡,並帶走了他的屍體以查找死因。

去世前兩三個月前經常失眠

葉女士表示,丈夫生前身體不錯,但去世前兩三個月前卻經常失眠,有時還伴有頭痛。醫生曾給他開過安眠藥,以緩解失眠症狀。倪先生在服用一段時間的安眠藥後發現失眠的情況有所好轉,便停止了服藥。
但事發前數日,丈夫卻告訴葉女士說,自己有隻眼睛開始看不清楚東西了。葉女士囑咐丈夫,一定要盡快去就醫。可在出事前的星期日(11日),本該去看醫生的丈夫卻因當天帶女兒出去遊玩而未去成醫院,慘劇也隨之發生。
葉女士在談到兩個年幼的女兒時一度哽咽,她說自己從不敢在兩個女兒面前提起丈夫去世的事情。懂事的大女兒雖然知道父親已經過世,但仍會盡力避免在母親面前提起倪先生。丈夫去世前,葉女士可以與丈夫在休息時輪流看望大女兒。
但慘劇發生後,作為家中唯一經濟來源、且需要供養雙方父母及一對女兒的葉女士因需要一周六天在餐館做工,故明顯減少了前去看望女兒的次數。葉女士曾希望遠在家鄉福建的家人可以前來紐約幫忙照看大女兒。但由於目前嚴苛的移民政策,家人多次申請簽證未能成行。
在此前接受亞總會免費法律諮詢求助時,利普捷律所的費特曼律師曾建議葉女士,應盡快拿到其丈夫此前多次就診時的醫生報告及醫生開出的藥品,以查看是否有藥劑過量或藥物相克的情況。
但葉女士的家庭醫生卻以倪先生去世、故葉女士無權過問此情況為由拒絕了葉女士的請求,除非葉女士找到相關律師致信後,方才提供有關報告。19日求助亞總會時,葉女士拿出了倪先生的屍檢報告,希望在知曉葉先生死因的同時,瞭解自己如何獲得倪先生此前的就醫報告。
利普捷律所的亞裔市場副總監馮緣在看過倪先生的屍檢報告後表示,倪先生的死因是位於中央神經的神經細胞瘤急性發作。至於家庭醫生是否應對倪先生的突然去世負責,則須在拿到醫生提供的報告後才可以定論。而葉女士作為倪先生的妻子,完全有權利在不經過律師協助的情況下,向家庭醫生索要相關資料。
針對葉女士的情況,亞總會會長陳善莊表示,葉女士可向政府申請包括糧食券、租房補貼等相關補助,以解燃眉之急。陳善莊隨後將葉女士介紹到了於布碌崙41街交8大道的華人策劃協會,以協助葉女士辦理相關手續。
陳善莊稱,新移民在美打拼十分辛苦,但不應忽略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僑胞須按時體檢,並在身體不適時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