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勿街135号的住客日前在警民会上说,楼下店主只顾赚钱,不顾楼内居民的利益,菜档不单占道经营,更将蔬菜箱摆到住家门口前面,住客进出很不方便。虽然五分局开罚单多次,但不见效,女店主依然我行我素,“就连70-80岁的老人出入也要将就它(菜摊),很离谱。”
“她交罚款就当交租,一点阻吓力都没有。”居民不满政府执法不力,菜档阻路情况依旧严重,要求加强执法力度,让居民有路可走。
五分局局长吴铭恒说,他很清楚这件事,但警局对此只能给告票,不可以有其他执法方式。“已经开了很多告票。店主明知不可,仍然为之,那只能再找其他办法。”
居民无奈说,每次与女店主论理,她都扯东扯西,内容不着边际,“离题万丈!还说她口才好,称五分局(说不过她)都不理这事了。”两居民说,楼上住户个个都烦,但就是阻止不了店家老板,向屋主投诉,屋主又不理会,只要有租收就他就不管,“简直无头绪,难道就拿她没办法吗?”
按规定,店外摊位的宽度不能超过4呎,但居民说,这家店的菜档占地5呎、甚至7到8呎,整条街就她这家最突出。记者现场观看,勿街135号两侧均有商贩占道经营,一眼望去犹如露天集贸市场,不过,这家菜档的确“最突出”,连旁边住户的门口都给“攻占了”。
纽约小商家占道经营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华人集中的三大社区也很突出。因纽约地皮寸土寸金,地税高昂,商家巴不得将货物都摆在人行道上,有商家坦言“揾食艰难,揾两餐嗜(粤语:赚钱不易,为了两餐而违规)”。只是热闹背后,苦了街坊,不停投诉。
但是,究竟谁该对路边摊负全责,这个问题连纽约消费者事务局局长也觉得不好回答。早前一次媒体沟通会上,消费局局长Lorelei Salas就说“不同部门负责不同内容。虽然消费局审批执照,但对于违规的商家我们没有执法的权力,是警察局和交通局去决定是否占道经营合规,这很复杂,我得承认,我们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吴铭恒也说,摊位执照由市消费者事务局审批,摊档尺寸由消费局管,摊位的卫生情况则由清洁局管。警局对这种民生违规行为,只能开告票,法官如何惩罚商家,警方不知。警察也不可能现场解决问题,一违规就要他停业“拉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