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讚美堅尼路貴族化,遭網友抨擊。Twitter截圖
《紐約時報》讚美堅尼路貴族化,遭網友抨擊。Twitter截圖


 據《紐約時報》近日發表了一篇關於華埠堅尼路貴族化的文章,引發廣泛爭議,甚至被批種族歧視。有人士認為這篇文章高度讚美貴族化,而忽視華裔居民因此流離失所。

這篇以「堅尼路貴族化」(The Gentrification of Canal Street)為標題的文章稱,以前很多人不敢來堅尼路,而貴族化之後街道整齊乾淨,整個地區也因此變得更乾淨、更活躍。
文章作者菲蘭(Hayley Phelan)寫道:「說起堅尼路,腦海中就會浮現以下畫面:髒亂的街道和毯子上展示的假冒名牌商品。」她在文章中力讚堅尼路市場(Canal Street Market),認為該市場帶來的新潮流與華埠歷史結合,吸引更多外來者前來。
《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對這篇文章進行猛烈攻擊。其記者波瑞斯(Jessica Prois)在報道中表示,在華埠居住的華人因高檔商店的入駐而無法發聲,「亞裔是紐約市所有族群中貧困率第二高的群體,僅次於西裔。華埠約有2.6萬名亞裔居民,其中44%是貧困人口。但是,無論從歷史背景還是現代角度來看,這些貧困人口都沒有出現在《紐約時報》的故事中。」
美洲華人博物館的館長及策展主任譚赫布(Herb Tam)表示,他對《紐約時報》一文感到困惑,「我不知道為什麼這篇文章說『不敢到堅尼路』,從歷史角度看,華埠曾經充斥著賭博和吸毒。但把華埠和堅尼路稱為可怕,這不嚴謹。」他建議《紐約時報》的編輯深入研究華埠的歷史背景。
不少網友抨擊《紐約時報》的文章帶有種族歧視的意味。網友Gary He在社交媒體Twitter寫道,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堅尼路以華人為主的時候是髒亂差的,而迎合了富裕的白人以後,一切都變好了。網友E.Alex Jung也寫道:「《紐約時報》用一種高級的方式說『中國佬』(C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