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人一向支持警察,在疫情期間非裔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非裔命貴」和削減警察經費浪潮中,華人社區還組織集會力挺警察。但在華人為反對賓臣墟遊民所舉行的示威中,很多人卻認為警察過度執法,這也令很多華人對警察執法和警民關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參加28日示威遊行的華人表示,這件事讓他們看到,遵紀守法的華人一樣可以成為警察過度執法的受害人,他們仍然支持警察,但希望警察能盡到維護社區治安的責任,而不是把鐵拳揮向和平示威的民眾。
市府在賓臣墟修建的遊民所選址靠近學校、老人中心,受到社區強烈反對,市府在未與社區溝通的情況下於凌晨悄悄開工,由此引發當地華人的示威。而警方在7月17日的示威中逮捕了包括試圖保護示威者的當地市議員莊文怡在內的多人,莊文怡在被捕過程中咬傷警察,面臨重罪起訴,也成為昨日華人大示威的直接起因。
昨日參加示威的很多華人認為,莊文怡是為了保護一名倒地的老人才與警察發生衝突,有情可緣,但警察逮捕和平示威者讓人難以接受。只留下單字名字的越南裔Angie說,她先生Tommy也是7.17示威現場的被捕者之一,警方在逮捕她先生後沒有向家屬交待任何信息,她趕到一處看守所,等了一個小時後才知道先生已經被轉移到另外一間看守所。先生在看守所關押了超過24小時,她甚至不知道怎樣去給他送些衣物。Angie說,她之前沒有關心過「非裔命貴」遊行,現在她意識到,非裔是受到警察暴力影響最嚴重的族群,但亞裔也並非可以高枕無憂。「這是白人的國家,我們都是少數族裔。」Angie說。
昨日遊行的副總指揮王孟新說,警察在7月17日對手無寸鐵的和平示威民眾過度執法,破壞了之前華人長期支持警察建立起來的良好警民關係,這對維持社區治安也是不利的。「我們不是說不再支持警察,而是個別警察的確沒有起到好作用。」王孟新說。
來自賓臣墟的梅增新說,自己之前也曾經參加過支持警察的集會,他現在仍然認為社區需要警察保護,不然華人更會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但警察在7月17日的做法讓他感覺意難平。「那些華人示威者完全沒有攻擊性,如果是白人或者黑人,警察肯定不會這樣做。」他說。
布魯崙的雲樂藝校校長林美雲說,她之前也參加過支持警察的集會,但警察這次的做法令她感到失望。她希望這次遊行能夠給警察執法的方式帶來一些改變,「警察應該站在百姓一邊,如果是站在百姓的對立面反而會影響治安。」她說。
華人互助會會長盧德泉對抗爭帶來改變充滿信心。他說,之前警察對外賣郎執法過度是常事,經常無故沒收外賣郎的單車或開罰單。後來外賣郎在市府門前舉行過數百人的示威抗議,之後情況就得到了緩解。「抗議是有用的,示威之後就改進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