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光燦爛,上周末(28、29日)在花旗球場舉行的為期兩天的「世界佳餚」(World’s Fare)吸引了來自紐約五大區的近萬名民眾參加。在品嘗來自世界各國的美食同時,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團和樂隊還準備了唱歌跳舞等形式的表演來宣傳其獨特文化,而相撲表演賽也聚集了眾多民眾圍觀並小試身手。
超過100名食品供應商參加了本次「世界佳餚」。除民眾常見的亞洲及北美食品外,還有不少冷門選擇,例如埃塞俄比亞和秘魯小吃。參加活動的民眾有的三兩結伴,有的拖家帶口,但無一例外都對各種食品攤位充滿好奇心,依次上前詢問和試吃。
活動首日供不應求
主辦方表示,周六參加人次比周日多,很多商家在活動第一天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的情況。持普通票的民眾中午12點入場,而下午三點半他們就已經把某些熱門商家的食物全部買光,可見活動的火爆程度。
在東亞和東南亞區域不乏華人背景的食品攤位。其中一家賣新式肉夾饃的攤位的主廚伍晁易(Nelson Wu)說,參加「世界佳餚」是把自己在美國烹飪學院的專業技術和成長背景相結合的一個機會,也是首次將自己的食物放在類似場合售賣。伍晁易出生於北京,兩歲時隨家人搬到紐約。他說作為北京人,自己算是很了解北京烤鴨,也對肉夾饃這個典型的中國北方食品很熟悉,而由於自己在紐約長大,受到美式食品的影響,所以希望能將兩種風格結合在一起。此次前來參加活動與其說是一次嘗試他做的食物的機會,倒不如說是一次市場調研,來收集食客的反饋意見。
另一家泡芙攤位的甜品主廚林天娪(Clarice Lam)說,作為整個活動的策劃人之一也是糕點師的她最開始在巴黎當模特,由於巴黎有太多世界知名的甜品糕點,使得她自己也想成為一名糕點師。
親身體驗多元文化
行動力極強的她後來真的進入法國烹飪學校學習糕點製作。而因為家人來自香港和自己對菠蘿包的喜愛有加,她也想做出一款外表酥脆的糕點,所以泡芙就變成了絕佳載體,但是,在傳統泡芙的內餡上,林天娪做了很多改良和創新,希望食客能感受與眾不同的味道。目前,林天娪已經帶著自己的糕點參加了多個的美食集市,並力求達到新鮮和美味的共存。
「世界佳餚」希望人們能從這次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和親身體驗多元文化。主辦方對未來活動的期待是有更多攤位和體驗活動加入,從而吸引更多人到訪皇后區感受文化碰撞,欣賞音樂、美食和美酒。

色香味俱全的食品。

人們排隊購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