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十人在東百老滙示威後,以亞平會最初為遊民所提供翻譯而前往亞平會辦公室前喊口號,隨後亞平會就示威作出聲明如下:
亞洲人平等會並不是東百老匯91號「安全避風所」(Safe Haven)項目的一部分。在疫情期間,我們曾考慮華埠那些沒有安全保障與居無定所的耆老需要幫助,我們計劃提供非常有限的語言服務。部分群組及個人不斷散播謠言亞洲人平等會有意成為「安全避風所」的運營機構是沒有根據與不負責任的行為。社區必須了解東百老匯91號注定成為一個避難所,無論亞洲人平等會是否參與。2021年同一群散播謠言的團體到我們的社區服務部門}擾並恐嚇尋求幫助與人道主義的老年人時,我們決定退出項目,儘管我們知道需要語言服務的華裔社區將得不到全面平等的服務。這些自稱社區領袖的個人與團體非常了解這一點,但為了自身的利益與目的,這4年來不斷的大放噱詞欺騙並利用他人,蓄意造成社區恐慌。
這些自稱社區領袖的個人與團體心裡很清楚當下特別是亞裔社區貧富不均已經越來越嚴重,這樣情形帶來的後果除了影響經濟增長、腐蝕社會穩定性,也造成社會缺乏凝聚力相對造成犯罪的增加。但他們卻假裝這種情形不存在。50年以來亞洲人平等會一直秉持的宗旨就是扶弱濟貧,儘管有心人不斷找機會煽風點火且心胸狹窄,我們將一如既往的繼續我們的使命。
每年我們為3萬5000名低收入的移民提供關鍵的服務,包括住房權利、社會福利並成為美國公民。光是在曼哈頓華埠我們成立了3個食物補給站,同時間將數百萬美元注入社區用來支持小商業者與可負擔房屋。我們為長期推動亞裔平權與經濟公正的歷史感到驕傲。

法院在1月25日宣布反對東百老滙91號建設遊民所訴訟失敗,百多名居民冒寒7日再次舉行抗議,批評市府沒有遵守「公平分配」的原則,並誓言上訴到底,永不言棄。
大華埠民權聯盟主席陳建閃醫生表示,9/11和疫情之後,華埠經濟嚴重惡化,犯罪和仇恨犯罪大幅增加,過度飽和的收容所、毒品診所以及新的大型監獄令唐人街沉重負荷,這並不是說社區不願意幫助無家可歸者。單身男性庇護所往往與暴力、毒品和心理健康問題相關, 這引起社區許多安全問題,尤其老人、婦女和兒童。 我們反對在唐人街設立更多單身男性無家可歸者收容所。
陳建閃說,2021年10月7日,遊民局向民選官員和 第三社區委員會通報了位於百老匯東91號的新單身男性收容所開業,但他們沒有通知華人社區。2022年2月11日,第三社區委員會通過決議,批准91東百老匯庇護所。然而,第三社區委員會並沒有通知社區並且沒有諮詢任何關於庇護所的意見。過去兩年裡,社區進行了多次抗議,會見所有民選官員以及遊民局專員反對這個庇護所。此外,他們與市長亞當斯,及他的幕僚長、高級顧問,以及副市長多次談到住房問題。儘管我們竭盡全力反對庇護所,紐約市還是簽署了3.38億美元的資金與Care for Homeless簽訂收容所。
他說,避難所沒有宵禁,也不進行背景調查,並允許在庇護所內吸毒。它的底層將是一個醫療中心診所為整個曼哈頓下城地區的無家可歸者提供服務。這個避風港庇護所將為我們的社區帶來重大的安全問題。
他說,一周前,法官做出判決,百老匯東91號允許繼續進行遊民所。我們認為這個判斷是不正確的。我們的法律團隊將對這項決定提出上訴。
紐約東華協會主席于金山表示,全市遊民所在「公平分配」政策,各個社區委員會範圍承擔一至兩個遊民所,然而華埠卻有7、8 個遊民所,還有4個戒毒中心,該址計劃不單是男性單身遊民所,一樓並有精神健康診所,估計建成後,華埠公共安全繼續惡化,治安令人寢食不安,居民活在恐懼之中。
古奇律師表示,法院在今年1月25日宣布訴訟失敗,聯盟將在30日內進行上訴,疫情之後上訴法庭進度緩慢,預料官司超過兩年,但都無阻社區繼續上訴的決心。
陳秀冰表示,對法官針對唐人街社區避難所過度飽和的案件做出的裁決感到沮喪和失望。 他的決定是不公平,市政府在半英里半徑內有八個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和一座大型監獄,不顧我們的安全或生計。 我們拒絕保持沉默,繼續發出聲音,直到採取行動解決這場危機。
大華埠民權聯盟成員王鏑表示,2021年底,紐約市遊民局黑箱作業,即使唐人街已有7家遊民所之多,仍然決定在東百老匯91號興建另一間針對單身男性的遊民所,而且一樓更設有一个遊民診所,為社區帶來極大風險。
集會後,約數十人前往亞洲人平等會辦公室,抗議亞平會最初支持遊民所並提供翻譯服務,集會者呼叫兩位總監俞思亮及孫慧君「可恥」。